排序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愛民治國,能无以知乎’,王弼、孙登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09_毕沅
毕沅云:“诸本‘褒’并作‘抱’。按:‘褒’,裹也;‘抱’同‘捊’,取也,义异,应用‘褒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作“人”是。此“人”为泛指,不仅包括“人君”(指“俗君”),也包括一般“民众”。韩非作“人”是,释之为“众人”则不确;河上公作“人”是,训为“人君”亦不确;至王弼始改“人”...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5_冯达甫
冯达甫云:“上善之德,其一就是‘言善信’。商鞅变法,首在于立信。孔子说:‘民无信不立。’(《论语·颜渊》)已失信于人,必然人不我信。所以信不足,于是有不信。”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3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王本疑作‘常使民心无欲无惑’。按二十七章王弼注云:‘不尚賢能,則民不争;不贵難得之貨,則民不為盗;不見可欲,則民心不亂。常使民心无欲无惑。’皆引此章也。”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必以’,御注本、敦煌辛本均作‘以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惡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铎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甲本。王弼本、张之象本“美”作“善”,“善”后并有“之”字,无“其”字...
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行无行’,下‘行’,行师也。行师应敌而不强争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濁而情之,餘清”,“情”為“静”之音假(上古二字皆為从纽耕部),“餘(简作馀)”為“徐”之音假(上古二字皆为鱼部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宋刊...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善’,古本作‘美’。”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3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柔脆’作‘柔弱’为胜,盖‘柔弱’二字乃本章之主干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11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‘若亨太牢’,王本‘亨’字,陆氏读为‘烹’,河上公读为‘享’。又改‘亨’作‘饗’。现在河上本、王弼本皆作‘享’。《玉烛宝典》三引此文作‘饗’,與陆所引河上本合。盖唯一...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8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‘賢’下当有‘乎’字。‘其不欲見賢乎’,文义方足。‘乎’者语之馀,古人多不著於文字,而使读者自得之。《尚书·西伯戡黎》‘我生不有命在天’,《史记》則句末亦有‘乎’字,...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柢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、黄并作‘蔕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‘失’当作‘天’,形近而讹。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天而生。’《释文》:‘向崔本作失而生。’即‘天’、‘失’互误之证。‘德者,同於德’,谓從事於德者同於德也。‘天者同於天...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2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作‘注’,诸本作‘浮’,浮者染滞也,颠倒之徒,迷没世境,纵恣耳目,滞著声色,既而漂浪长流,愆非自积。聖人愍其困苦,故显其病,而六根之中,偏举两者,欲明此二患最深。...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5_王弼
王弼注:“天下之所归会者也。静而不求,物自归之也。”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天下之然’,河上作‘之然哉’,王弼作‘然哉’,无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宗兮寞兮’,按:范同此,磻溪‘宗’作‘寂’,各本并作‘寂兮寥兮’,馆本、易州作‘寂漠’,无二‘兮’字。又按二十章‘淡兮其若海,飄兮似无所止’两句,当是此章之文,一本错...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’,诸本作‘缺’。《说文》:‘缺,器破也。’朱骏声曰:‘按谓瓦器破,又按字亦作缺,因误为。’”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本作‘攫鳥猛狩不搏’,遂州本同敦本,唯‘狩’字作‘獸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德者,同於德’。彭、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德者,同於德’。臧疏作‘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’。成疏曰:‘道既是常道,德即是上德,体教忘言,為行同於上德,上德亦自然符应而相会...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7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恒无心’,河、傅、王、范以及唐宋以来诸今本,大都误作‘无常心’,因在‘常心’二字上大做文章。焦竑《老子翼》说:‘无常心,心无所主也。’高亨《正诂》说:‘常心者,固有之...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之。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彭耜本无“夫”字,“賢(简为贤)”后有“於”字,“貴生”后有“也”字,作“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也”;吕惠卿本与之同,唯...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04_陶绍学
陶绍学云:“姚鼐以此句属上章,而下节亦通為一。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載(简作载)”为“哉”说非也。帛书乙本上章末二句作“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”,句尾收以“也”字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亦然。帛书乙本上章“而允之,不可長葆也;金玉盈室,莫之能...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主’,范同此,各本作‘君’。成疏曰:‘君,天子也。’臧疏引顾欢曰:‘君,主也。’是顾、成亦作‘君’。臧疏引蔡子晃曰:‘事以无事为主。’则蔡作‘主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''是謂天下王',王本'謂'原作'為',河上本、傅本并作'謂'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新序·杂事篇》引并同,今据改。按:河上本、傅本是也。《论语·尧曰篇》:'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...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仍无敵’,陆、王弼‘仍’作‘扔’,音仍。”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能’作‘以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能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