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有“以”字,无“以”字者误脱也。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“以”字,正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合,帛书本不误也。“以”,犹“能”也(见《古书虚字集释》卷一)。“子孫以祭祀不絶...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3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诸唐本皆如此(‘故去彼取此’)。”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3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居其實,不居其華’,一作‘處其實,不居其華’。”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死之徒也’、‘生之徒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1_校堪
此句帛书甲本损掩,帛书乙本作“□善也”,损掩一“得”字,今据傅奕本校补。帛书《老子甲乙本释文》皆校作“得”字,严遵本、敦煌唐写作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虞世南本、傅奕...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歙’,王弼作‘’,河上作‘噏’,黄作‘翕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泉’非也。此章淵、人为韵,宜作‘淵’。‘泉’字乃唐人避高祖讳,改‘淵’为‘泉’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‘故曰:魚不可脱於深淵;’王先慎曰:‘深字衍,唐讳淵改深,后人回改...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莫如嗇’,‘嗇’,生力反,河上云‘贪也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王弼本注文和王雱本王弼注文谓“莫如,犹莫过也”,可能陆氏据注文,认为王弼本经文作“莫如嗇”。又,宋刊河上公本注...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4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选》江淹《杂拟诗》李善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夫物云云,復歸其根。’‘復’上无‘各’字为是。有‘各’字者,盖因王弼注云‘各返其所始’而衍之。不知王注以‘各’字解‘夫物云云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0_王先慎
王先慎云:“傅本‘勝’作‘正’。按:王注:‘相慜而不避於难,故勝也;’是晋时本作‘勝’,傅本误。‘於’当作‘以’。‘慈’字逗,《老子》‘慈’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尚矣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上’,无‘矣’字。达真只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德者,同於德’。彭、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德者,同於德’。臧疏作‘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’。成疏曰:‘道既是常道,德即是上德,体教忘言,為行同於上德,上德亦自然符应而相会...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聖人自知,而不自見;自爱,而不自贵’,‘見’音現。古本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4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按:‘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’二语,必系注文,盖以‘非君子之器’,释上‘不祥之器’也。本文当作‘兵者不得已而用之’。‘兵者’以下九字均系衍文。”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河上公并苏注皆作‘為雌’,一本或作‘无雌’,恐非经义;盖当经中有‘知其雄,守其雌’也,理亦当作‘為雌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今通行本多在首句前冠以“孰能”二字,使原经文的陈述句,变為疑问句,然想尔本、顾欢本、遂州本三本无此二字,且二句经文与帛书乙本庶几相同。“孰能”二字当為后人所增,非《老子》原...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河上公注云:“治身治国安静者,易守持也。”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安,静也;持,守也。”则释“持”为“守”,即保持、维持之义。然而,本章节前面数语讲的都是“事豫则立”的问题,似乎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6_吴澄
吴澄云:“‘沌沌兮’,‘沌’,杜本切,如‘浑沌’之沌,冥昧无所分别也,作平声读,亦与《庄子》‘愚芚’之芚同,谓无知也。昭昭已明,俗人皆以有知为智,我獨无知而愚也。”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经幢无‘之’字,馆本、易州无‘哉’字。”水海按:广明本作“吾何以知衆甫然哉?以此。”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5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天下希及之’。帛书甲本作‘天下希能及之矣’,语意完足,今据补正。乙本句末亦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二十章王注:‘下篇為學者日益,為道者日損;’系引此章经文,可证王本二‘日’上亦有‘者’字,当据补正。”
《老子》31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有道者不處’,‘處’,上声。”纪昀云:“按:《永乐大典》‘處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是以偏將軍處左,上將軍處右’,范同此。罗卷、易州、彭、二赵有‘是以’二字。彭、臧疏、寇、张嗣成、吴澄及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注引、《治要》引‘處’字同此。罗卷、易州、白、...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韩非、严遵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这几句范本作“民之生生,而動之死地,亦十有三”,而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“民之生生而動,動皆之死地,之十有三”。韩非不同于范应元本甚明。
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9_陆希声
陆希声云:“观衣服多文采,则知其君好淫巧,蠹女工矣。观佩带皆利劍,则知其君好武勇,生国患矣。”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5_奚侗
奚侗云:“氣周于身,以盅和为用。心以妄动使之,则强矣。强梁者不得其死。”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能’作‘以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经文作“能”。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11_高明
高明云:“世传本均作‘道者萬物之奥’,甲、乙本同作‘道者萬物之注’。河上公注:‘奥,藏也。道为萬物之藏,无所不容也。’王弼注:‘奥犹暖也,可得庇荫之辞。’‘奥’为室之西南隅,乃幽隐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3_陈景元
陈景元注云:“樂殺人者,非但人不归附,亦将有殺之者矣。”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‘不’,吕等作‘非’;葛‘耶’作‘也’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