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景福三本,均无‘焉’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2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天下有道,卻走馬以糞’,此言天下有道,干戈不兴,走馬不用于军而用于田也。卻,犹驱也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‘海上有贤狂矞,太公望闻之,往请焉,三卻馬于门而狂矞不报见也...
02811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刘说是也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孔,甚也。’孔训甚,则好亦可训甚。《吕氏春秋·精谕篇》:‘夫子之欲见温雪伯子,好矣。’好者甚也。今俗謂甚大曰好大,甚长曰好长,甚远曰好远,甚快...
03414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张松如说是也。又,“上”、“尚”古通。《吕氏春秋·尽数篇》“今世上卜筮祷祠,故疾病愈来”,孙锵鸣补正:“上,尚也。”崇尚、尊崇或尊重之义。 又,王弼注云:“賢,犹能也。尚者...
05212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憯’,臧疏、罗卷作‘甚’。成疏曰:‘其为咎责莫甚於斯。’是成亦作‘甚’。‘甚’借为‘憯’,声同侵类。《说文》‘糂’重文作‘糣’,是其例证。各本并作大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8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‘敢’字衍文。河上注曰:‘不以果敢取强大之名也;’注中‘不以’二字,即本经文。其‘果敢’字乃释上文‘果’字之义,非此文又有‘果’字也。今作‘不敢以取强’,即涉河上注而...
03215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虚’借为‘空’,古书‘空虚’连文者,双声联绵词也。其或单言虚者,或借為‘空’,或借為‘虧’,随文读之。《太平御览》八一引《尸子》‘秦不空’,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作‘秦不...
04510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不闚牖,可以見天道’,傅奕、韩非与古本有‘可以’字,古本作‘闚’,音窥。与我同一出者,天下也,何待出户而知?无为自然者,天道也,何待闚牖而見?”
0569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是果而勿强。’是成‘果’上有‘是’字。‘果’上当从范本增‘是謂’二字。‘是謂果而勿强’,与下文‘是謂不道’并列。十四章:‘是謂无状之状,···.是謂...
0386
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无不為’,范本同此。磻溪作‘則无不治矣’。成疏曰:‘治,正也。’則成亦作‘无不治’。作‘治’者是也。此‘治’字应上文‘聖人之治’,自‘治’字改為‘為’字,读者复增‘為...
0566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知’,本或作‘至’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6_王念孙

王念孙云:“按:‘善’、‘飾’二训,皆於义未安。古所谓兵者,皆指五兵而言,故曰:‘兵者不祥之器。’若自用兵者言之,則但可谓之‘不祥’,而不可谓之‘不祥之器’矣。今按:‘佳’,当作‘...
03315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3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淵,深也。道之为物,淵深而能萬物;不应于物,而物自恃以生,又能供萬物之求,故曰:‘似萬物之宗。’似者,不敢正名其道也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9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全句意谓要了解‘道’,就要使自己的具体知识和情欲越来越少,达到清静无為的地步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8_明太祖

明太祖云:“此言兵凶事也,左乃生气之方,故君子居左,以其生气也。右乃属金,金主殺伐,故用兵居右是也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誰子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誰之子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王弼本作“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”,而无“其”字,同帛书甲本。然二十五章王注云:“不知其誰之子,故先天地生。”系引此章此...
0509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足以取天下’,古本作‘又不足以取天下矣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校為“銛襲”為是。《甲本释文》与《乙本释文》校注谓“銛”读為“恬惔”,误也。“銛(xiān)”,锋利。《玉篇·金部》:“銛,利也。”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銛,利也。”《正...
05313
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間”,“間”、“門”形近,“門”当為“間”字之误。又,“與(简作与)”,“歟(简作欤)”的假借字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云:“歟,经史多以‘與’為之。”《说文》...
03110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得善矣’,林及《御览》七十六引同此。各本作‘德善’,惟葛、赵亦有‘矣’字。下‘得信矣’同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敦煌二本‘吉’字上有‘故’字。景福本‘尚’作‘上’,下同。‘凶’,敦煌本作‘喪’。”
0427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作‘谷’,《艺文类聚》二三引高彪《清诫》曰:‘谷神緜緜存。’是高所见本亦作‘谷’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引《黄帝书》:‘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’,文与此同。按:洪说义长...
03213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1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此文‘聖人在天下’句,‘歙歙为’句。···‘歙歙为’者与二十章‘沌沌兮’一律···《文迭·东京赋》李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聖人在天下,惵惵焉。’‘惵惵’即‘歙歙’异文,...
0507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9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殺人衆多,則以悲哀埭之’,‘竦’字,各本作‘涖’或‘蒞’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‘竦’。《说文》:‘竦,临也。’这两句话是说:殺人衆多,要以悲哀的态度对待之。”又云:“‘莅’...
04912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’,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无‘能’字。”水海按:胡本《文选》无“能”字。
05710
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仅残存一“生”字;帛书乙本作“□生入死”,损掩“生”前“出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传世诸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皆同此句。《文选·秋兴赋》注引句末有“也”字。
03113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天下莫能臣也’,按:河上公注本作‘天下莫敢臣’。”水海按:譣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羲之书河上公本、陆德明所见河上公本皆作“天下不敢臣”。河上公注云:“道樸雖小,...
0347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朱谦之说是。又,作“不··與”是也,作“不··也”非也。帛书本作“不···舆”,“舆”则为“與”的同音假借,即为证。古王弼本作“不··邪”,“邪”犹“與”也(见《古书虚字集...
03015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查今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,未引此两句,不知范有何据也?罗振玉、蒋锡昌误校景龙本“厚”下有“也”字,张松如又沿其误校。又,帛书甲本后句作“以其生生也”,答言“因为过于看重生道(...
04010
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甲本作“容(jué)”,《说文》:“谷,口上阿也。从口,上象其理。嘟,谷或如此。,或从肉,从蒙。”段玉裁注:“口上阿,谓口吻已上之肉,随口卷曲。”章炳麟《文始》:“《说文》:...
04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