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38_05_校笺_04_韩非子
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義者,君臣上下之事,父子贵贱之差也,知交朋友之接也,亲疏内外之分也。臣事君,宜;下怀上,宜;子事父,宜;贱敬贵,宜;知交朋友之相助也,宜;亲者内而疏者外,宜。...
0549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者者,同於失”,前“者”字為“失”字之误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者”上一字,原用朱涂过,所改之字已剥落,其原写误字為‘者’,今据乙本改為‘失’字。”帛书乙本同此...
04111
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10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奚侗曰:‘此云威即谓可畏之事,如刑罚兵戎之属,民不畏其所可畏,其故由于不能安居乐业,而祸乱自兹起,則大可畏者至矣。此为治天下者垂戒,非为凡人言也。’什么是‘大可畏者’呢...
02214

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2_韩非子
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德者,内也;得者,外也。‘上德不德’,言其神不淫于外也。神不淫于外则身全,身全之谓德。德者,得身也。凡德者,以无為集,以无欲成,以不思安,以不用固。為之欲之,...
05513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世传今本多同王本,衍‘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。景龙、邢玄、庆阳、楼古、磻溪、楼正、敦煌英、顾、范、徽、邵、司马、遂州、苏、彭、焦诸本无‘焉’字,衍作‘信不足,有不信’。奚侗...
0317
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故聖人自知不自見’,是荣作‘故’。按:‘自知’与‘自爱’词异谊同,‘自見’与‘自贵’词异谊同。‘自愛’,即清静寡欲,‘自贵’即有为多欲。此言聖人清静...
04212
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8_高明

高明云:“傅奕本‘始’作‘首’,下有‘也’字,则为‘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首也’。帛书末句‘而愚之首也’,世传本多同王本作‘而愚之始’,唯傅奕本与帛书同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亦作‘而...
05215

《老子》25_03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河上‘立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繟’,音闡。‘坦’,吐但反,梁王尚、钟会、孙登、张嗣本有此。‘坦’,平大貌,河上作‘墠’。‘墠’,宽也;旦尺善反,又上單反也。”水海按:今存河上本作“繟”,河上注云:...
04611

《老子》39_01_校笺_02_水海

水海按:训“一”为“元气”说是也。“元气”是由太初混沌的道经过长期发展的产物。“元气”是有名之物,道是无名之物。可见“一”不是“道”。然而它近于“道”。
03711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景龙碑本‘吾强為之名曰’字下,有‘大’字,漫漶不明,当据他本补之。又此句各本无‘强為’前‘吾’字,疑衍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12_余培林

余培林云:“天道的作用,好像一个大網似的,笼罩的范围无所不包,真是广大极了。它虽然是稀疏的,却从来没有一点漏失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致之一也’,苏、曹、陈本并无下二字(即无‘一也’)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域中有四大,而王處一焉’,苏、程‘處’作‘居’。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黄并作‘而王居其一焉’。陈无此两句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殺’作‘煞’,俗。‘殺’字据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六引《说文》‘戮也,法也’,二徐本无‘法也’二字,‘殺’之古训不明,遂使惨礉寡恩者,本《老子》而归于刑名矣。”
06210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说文》:‘歇,息也;一曰气越泄。’段注:‘泄,当作渫,此别一义,越渫犹漏溢也。《七发》曰:精神越渫,百病咸生。李引高注《吕氏春秋》曰:越,散也。引郑玄《毛诗笺》曰:渫...
03710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靖’,按:各本及《文选·秋声赋》注、《答何劭诗》注引并作‘静’。此是。”
02313
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无‘斵’下‘者’字。‘稀’,各本作‘希’,无‘自’字。苏、林无‘其’字。葛‘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貴以賤為本’,司马‘以’上有必字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燕處’,王弼、傅奕本作‘宴處’。”
02214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易说是。‘求生’当作‘生生’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以其生生之厚’,是成作‘生生’。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生生者不生’,盖本《老子》。‘生生’与七十一章‘病病’词例一...
0496
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是其以賤為本也,非歟’,王弼同古本。河上公作‘此非以賤為本邪,非乎’。今从古本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輕則失臣’,王弼作‘失本’,《大典》作‘失根’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柔脆’,脆,七岁反。‘枯槁’,枯,苦老反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禄禄’,各本作‘琭琭’。‘若’字,范同此,各本作‘如’。《御览》五十一引作‘落落’,各本作‘珞珞’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曰:‘不碌碌如玉,落落如石,’注曰:‘此老...
05415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9_达真子

达真子注云:“善行者,以道为行者也。以道为行,故行于内,而不行于外,是以‘善行无轍迹’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5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‘木强則兵’,于义难通。河上公本作‘木强則共’,更无义矣。《老子》原文本作‘木强則折’。因‘折’字阙坏,止存右旁之‘斤’,又涉上句‘兵强則不勝’,而误为‘兵’耳。‘共...
0246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建言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无‘故’字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6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善數者不用籌策’,‘數’,帛书甲本和乙本、传世各本多皆如此,河上公本、《老子想尔注》本作‘計’;作‘數’作‘計’皆通,于义无差异,从众本。‘籌策’,王弼本及其他通行本皆...
0429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猶張弓乎’,邵‘猶’作‘由’。”水海按:邵若愚本经文作“天之道,其由張弓乎”。
02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