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文津、苏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兵强則不勝,木强則恒”,无“是以”二字,“恒”,“疑读为‘框’。《说文》:‘框,竟也。’木强則框,犹木强則折。”(《甲本释文》校注语)此说是,今从。帛书乙本作“...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屈’,古本作‘诎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天下難事必作於易’,敦煌庚本‘下’下有‘之’字。锡昌按: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天下難事必作於易,大事必作於細。’是荣无下‘天下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3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凡物’,‘凡’本作‘夫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本如此;乙本损掩,按损掩的字数,《乙文释文》校补为“其安也易持”。今从帛书甲本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“其安易持也”。其他诸本皆无两“也”字。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强梁者,强力横行的人。“木绝水曰梁,负栋曰梁,皆取其力之强。”(焦竑注语)“强梁者不得死”,与“强梁者不得其死”意同,言强力横行的人“皆不得寿终”而死(参看《论语注疏》);...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何’作‘奚’。”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民之難治,以其上之有為也,是以難治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并无‘也’字,五注无此十五字。”
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2_韩非子
《韩非子·喻老》云:“智伯兼范、中行而攻赵不已,韩、魏反之,军败晋阳,身死高梁之东。遂卒被分,漆其首以为婆器。故曰:‘禍莫大於不知足’。”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‘妄’误作‘忘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所居,楚朸生之”,损掩“其事好還,師之”六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棘”作“朸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订为“棘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‘荆棘生焉...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大赢如纳”,有脱文;帛书乙本仅残留第二句末尾一“絀”字。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通行本作‘大辯若訥’。疑此处有脱文,原文当作‘大赢如絀,大辯如訥’。炳(nu...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12_奚侗
奚侗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人无棄人,物无棄物,是謂襲明。’以文谊求之,今本脱二句。”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各本经文互异,省繁不一,今从帛书乙本。此“是以聖人之不病也”,是一承上启下之句。上文言“不知知,病矣”,这指的是一般世俗之人“不知而自以为知”,则为一种毛病(缺点)。此“是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宋徽宗本、彭耜本、金时雍本无“夫”字,“人”后有“者”字,无“以”字,作“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”。吴澄本、明太祖本、《永乐大典》本作“...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,古本‘勝’上有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臧疏引顾欢曰:‘夫言高以下為基者’,是顾无‘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3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幾,近也。水柔而处下,又有滋养萬物,受天下之垢,故近於道。惡谓川泽纳污,此皆水之性也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2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‘或不盈’,俞氏樾据唐景龙碑作‘久不盈’,非也。景龙碑作‘久’,乃‘又’之误;或读碑者谛视未真耳。古‘或’字通作‘有’,‘有’字通作‘又’,三字义本相同。此文作‘或’,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苏无‘是以····’一句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、苏辙本仅有此句“是以聖人”四字,而无后半句“能成其大也”五字。张氏之说有误。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不可得而親,亦不可得而疎’,‘亦’字,河上、司马同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39_06_校笺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庄子·至乐篇》‘天无為以之清,···’语意本此。”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9_王安石
王安石云:“水之性善利萬物,萬物因水而生。然水之性至柔而弱,故曰不争。衆人好高而惡卑,而水處衆人之所惡也。”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莫’作‘能’,范、河上有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及《文选·陆机长安有狭邪行》注、《养生论》注引并作‘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’。《南齐书·顾欢传》、孟景翼《正一论》引同此(傅本)。按:《说文》曰:‘式,法也。’‘栻’...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聖人之在天下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今譣之严遵本和王弼本,皆无“之”字。然王弼注云:“是以聖人之于天下·”王弼本似有“之”字。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。帛书乙本作“□□得而害利,□□□得而害”,前句损掩“不可”二字,“利”前“有‘害’字,衍,帛书有钩去的痕迹”(帛书《老子乙本释文》校注);后句损掩“亦不可”三字...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''受國之不祥,是為天下之王',按:六朝残卷无二'之'字,'為'作'謂'。磻溪同。···'不祥'上'之'字,宋河上、彭、寇、赵同此。'是為',范、宋河上、易州、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赵作'是謂...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本作‘攫鳥猛狩不搏’,遂州本同敦本,唯‘狩’字作‘獸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