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9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夫美者,惡之对;善者,不善之反,此物理之常。惟聖人乃无对于萬物。自非聖人之所為,皆有对矣。”
04812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(道)生物之功既成,未尝名為己有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禍莫大於不知足’,河上本在此句上有‘罪莫大於可欲’一句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11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當其无,有埴器□□□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为“當其无有,埴器之用也。”乙本如此,唯“其”作“亓”。今从乙本。《乙本释文》则以“當其无有”断句。许抗生而以“當其无”断...
0335

《老子》41_14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譣罗卷敦煌乙本‘无名’下缺,此云‘貸作始’(指罗振玉谓‘敦煌本貸作始’),乃据《老子义》本。傅本、诸王本、室町本作‘善貸且成’,范本作‘善貸且善成’,云:‘严遵、王弼同...
02411
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觌邦相璧,鷄狗之聲相聞”,前句“鄰”借作“”,“望”误作“整”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甲本中‘璧’字,或以为‘望’,或以为‘堅’。按‘望’上当从‘’,‘堅’下当...
0549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敢”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即有“敢”字。有“敢”义较胜。又,“慈”指“慈爱”(河上公注)。儉,指节儉言,吴澄释为“节约而不侈肆”。“不敢先”,吴澄谓“谦让...
0316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不重‘有國’二字。”
02514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’,古本作‘抗兵相若,則哀者勝矣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、傅奕《道德经古本篇》“抗”前皆有“故”字。
0508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猶張弓乎’,邵‘猶’作‘由’。”水海按:邵若愚本经文作“天之道,其由張弓乎”。
0289

《老子》50_07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兕虎”为是也。下文两言“兕无所揣其角,虎无所措其爪”,亦先言“兕”而后言“虎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云:“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”亦先言“兕”而后言“虎”。王...
04611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8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沖’字本作‘盥’,器之虚也。道之体虚,人之用此道者,亦当虚而不盈,盈则非道矣。沖,直中切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9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太’,同泰,安、宁的意思。古本多作‘泰’;如傅奕本、《释文》、次解本、苏辙本、林希逸本及众多古本‘太’均作‘泰’。”水海按:《经典释文》本释此章文句,不出“泰”字,陈...
03913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弼注曰:‘含德之厚者,不犯於物’;是王有‘者’字。各本及《列子·天瑞篇》张湛注引并无‘者’字及下‘之’字、‘也’字。《金楼子·全德志序》引‘含德归厚’,盖有改矣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10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孔’:甚,大。‘德’:‘道’的显现与作用為‘德’。‘容’:动作,样态。王弼说:‘动作從道。’按依高亨的说法,‘容’可以今译為运作。苏辙说:‘道无形也,及其运而為德,则...
03311
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各歸其根’,‘各’下一有‘復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遠曰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反’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9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‘人法地’,‘王亦大’是也。‘地法天’,‘地大’是也。‘天法道’,‘天大’是也。‘道法自然’,‘道大’是也。盖自然者,犹免乎有因有缘矣。非因非缘,亦非自然。然道之自然,...
0298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12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晚近解老诸家,常常引此章据以证明:在认识论上,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先验论者。表面看,这判断是有理的,实际上却并不确切。‘不出於户,以知天下;不窥於牖,以知天道;其出彌遠,其...
02912
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鑿户牖以為室,當其无,有室之用’,古本。半門曰户,交木曰牖。器中虚通,则能容受;室中虚通,则能居处,是當其无处,乃有器与室之用也。《庄子》曰:‘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蹊;...
0309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5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其次’,謂仁义之君,民親之如父母,及仁义益著,则不但親之而又譽之矣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亦將不欲’,古本‘亦’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1026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8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帛书《老子》,凡‘常’字,多作‘恒’,以其传写时代甚早,故不避汉文帝讳,仍原文用‘恒’字。此后各本,凡用‘恒’字处,皆改作‘常’矣。亦犹用‘邦’字处为避高祖讳,皆改作‘...
02713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5_古棣

古棣云:“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‘乾坤幾乎息矣;’《礼记·乐记》:‘知乐则幾於礼矣;’《庄子·渔父篇》:‘幾於不免矣;’《吕氏春秋·大乐篇》:‘则幾於知之矣。’此四句的‘幾於’也都是亟...
05712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樂隼而弗猒也,非以亓无諍與”,前句无“皆”字,“推”假作“隼”(上古“推”【dzuei】為从纽微部,“隼”【siwen】為心纽文部,因微部【ei】和文部【en】,主要元音...
03814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'文津、开元、吕、林、葛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
0395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4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‘淵’者,深广莫测之义。‘宗’者,根宗也。大道之本体,涵养萬物而不匮;大道之妙用,冲和萬物而不遗。其理幽深,不可以心思而得;其道隐妙,不能以言议而知。是故物物全彰,头头...
03113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林、苏、葛‘企’作‘跂’。”
09714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希”,《尔雅·释诂》“罕也”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“怨是用希”,皇侃义疏云:“希,少也。”《集韵·微韵》云:“希,寡也。”后来写作“稀”。李善注《文选·曹植》“朱华未希”谓:...
04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