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而人莫之能知,莫之能行’,傅奕同古本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崇’作‘終’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8_劳健

劳健云:“道藏严遵、司马光、陈景元诸本并作‘則我貴矣’。此‘矣’字与下句‘玉’字合韵。”
0678
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正义引作‘天地尚未不能常,况人乎?’按:‘人’指有為之君而言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不能終於朝暮也。天地至神,合為飄風暴雨,尚不能使終朝至暮,...
04212
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病’,古本作‘病矣’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本作‘上德无□□无以為也’,乙本作‘上德无為而无以為也’,而《韩非子·解老》则作‘上德无為而无不為也’。傅奕本亦与《解老》同。通行本则与帛书同。··既讲无為,又讲...
05913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9_严復

严復云:“道者同道,德者同德,失者同失,皆主客观之以同物相感者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狎’,河上作‘狭’,《说文》无‘狭’字。‘猒’,本皆作‘厭’,下同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4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王注:‘不能无為而贵博施,不能博施而贵正直,不能正直而贵饰敬。’河上注:‘道衰而德化生,德衰而仁爱见,仁衰而分義明,義衰则施禮聘行玉帛。’按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道有积...
04913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昆”,“昆”,同谊。《说文·日部》:“昆,同也。从日,从比。”段玉裁云:“从日者,明之义也,亦同之义也;从比者,同之义。今俗合同曰浑,其实当用昆、用。”徐铉...
05911

《老子》72_05_校笺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去彼取此’句,见十三章,三十八章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同此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04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古本四句并作‘處’字。”
0257

《老子》25_04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天地’字,古本如此;一作‘天下母’。宜从古本。‘為天地母’者,言其生天地也。”
0548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0_大田晴轩

大田晴轩云:“‘坦然’平貌,言天道平易,似无謀者,而歙、張、與、奪、善謀而不失也。‘坦然”或作‘繟然’,繟,音闡,舒缓貌,亦通。”
0589

《老子》39_03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(秉文)无‘神得一以靈’一句。”
05012
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遠曰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反’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毕氏《考异》傅奕本作‘民常不畏死’,按下云:‘若使民常畏死’,则此亦当有‘常’字矣。《容斋续笔》卷五卷十两引皆有‘常’字。”
04013
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10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句帛书甲本作‘其至之也’,乙本作‘其至之’,王弼本作‘其致之’,皆有误脱,以致语意不完。今依傅奕、范应元本写定。‘其致之一也’,当连上文读,乃总结上文之辞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本作‘而王處其一尊’,‘尊’字殆‘焉’字形似而误。《广弘明集·法珠对傅奕废佛僧事》引下句作‘而道居其一’。又‘處’字,馆本、傅本均作‘處’,范本作‘居’,作‘處’是也...
0288
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常有司殺者殺’,六朝残卷无第二‘殺’字,馆本、卷子成疏‘殺’作‘煞’。柰卷无第二‘殺’字。···伦谓此文‘常’字涉上文而衍,第二‘殺’字亦涉下文而衍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5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帛书‘竭’,讹作‘渴’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14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重谓己身,輕谓天下。静谓无為,躁谓有為。身治而后天下治,无為而后能有為。故身為天下事物之本,无為又理烦治剧之主,君即主也。”
04610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民之飢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,下二句同。‘食税之多也’,一无‘也’,下同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貴,尊高也;賤,卑下也。得一之君,故能谦下;失道之主,必致骄矜。故知骄矜是賤下之基,谦卑是尊高之本。校量得失,故有斯戒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14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、乙本与今本勘校有两处差异:今本‘榮觀’二字,甲、乙皆作‘環官’;今本‘超然’二字,甲、乙本皆作‘昭若’。···‘榮觀’、‘環官’究竟有何关系?哪个為是?按:‘榮...
04314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唯无以生為者’,一上有‘夫’,一‘為’下有‘貴’。‘貴生’,政和本下有‘也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《老子翼》本经文为“夫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”,有“夫”字。焦氏又云:“纯...
04010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數’,色主反。‘譽’,逸注反,毁譽也。”
04413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4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輕則失根,躁則失君’,焦竑《老子翼》及王夫之《老子衍》如此。焦竑用王辅嗣本,盖所据《永乐大典》王本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及傅、范‘根’作‘本’。河上及唐宋诸本,‘根’多作‘...
0519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御注作‘生也’,庆阳、磻溪、楼正同。遂州本‘脆’作‘毳’,盖即‘脆’之或体。又《文选·庐陵王墓下作诗》注引《庄子》逸文‘其生也柔脆者,死者枯槁’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懃而行之’。各本及《理惑论》、《广弘明集》九《甄鸾笑道论》引并作‘勤而行之’。馆本作‘懃能行之’。”
02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