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顾、彭、傅、范、高、赵、楼正诸本均有‘夫’字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及《群书治要》引均作‘慈,故能勇”。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熟’,各本作‘孰’。孰、熟,古通用。”水海按:朱说虽是,然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孰”,非为“熟”也。孰,疑问代词,前头有先行词语“名與身”,不仅表示询问,还要求比较与选择...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张嗣成、危大有本均引‘名’作‘明’。武内义雄曰:‘名乃明字之假借。’今按:《释名·释言语》‘名,明也’;名与明音义通,不必改字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谷神’是也。今宋本及道藏河上本皆作‘谷’,不作‘浴’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引《黄帝书》:‘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。’庾肩吾诗:‘谈玄止谷神;’庾信诗:‘虚无养谷神;’后汉高...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(景龙)碑本作‘无以為’,是也。皆川愿《老子绎解》云:‘一作上德无為而无不為,下德為之而无以為,疑从褚本者。’褚本者,晋王右军书《道德经》,有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本。由...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吕氏春秋·侈乐篇》高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多藏厚亡。’(景龙)碑本‘蔵’即‘藏’字之别构。”
《老子》24_音韵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行、明、彰、長,阳部;功,东部,此阳、东通韵。”
《老子》81_01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俞、陶之说非也。《文心雕龙·情采篇》曰:‘老子疾伪,故称美言不信;’是刘勰所见《老子》本作‘言’字。河上于此句注云:‘滋美之言者,孳孳华词。不信者,饰伪多空虚也。’又,...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混’與‘渾’同。御注、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、室町、河上、顾欢、李道纯、范应元各本均作‘渾’。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卷九曰:‘混、渾古声同。’”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景福、柰卷、诸河上均作‘習常’。邢玄、磻溪、王羲之作‘襲常’,襲、習古通。《文选·任彦昇萧公行状》注引《尚书·金滕》‘習’作‘襲’,云:‘習、襲通;’《周礼·地官·胥师...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及’字,傅、范本作‘苟’。范曰:‘···’盖‘及’与‘若’同义。王念孙曰:‘···’今证之古本,知‘及’与‘若’同,与‘苟’字亦可互用。又,‘患’字下室町本有‘乎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身退’,开元御注本作‘身逻’,《字鉴》曰:‘逻,《说文》卻也,从日,从夕,从辵。俗作退。”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敦煌、御注、庆阳、磻溪、室町、高翻均有‘之’字。罗卷脱第一‘損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''而攻堅'句,与四十二章'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堅',语意正同。'堅'与'先'叶。水能怀山襄陵,磨铁销铜,故曰攻堅也。旧说'堅'、'强'二字连,则无韵。'水海按:朱谦之下句校为'而...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慎子·外篇》引,惟无‘是以’二字,與傅奕同。”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景福、高翻亦作‘忿’,刑玄、磻溪、柰卷、赵作‘紛’。按:《吕览·慎大篇》‘紛紛分分’,注:‘恐恨也;’疑‘分’为‘棼’字之省字。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‘犹治丝而棼之也...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出生入死’,《吕氏春秋·情欲篇》高注引与此同。《庄子》‘万物皆出生机,皆入于机;’又‘其出不忻,其入不拒;’又‘有乎出,有乎入,入出而无见其形;’皆出生入死之说。...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王羲之本亦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天下將自正’,各本有‘將’字,遂州本无。‘正’诸王本与宋刊河上本作‘定’,高翻及诸石本皆作‘正’。正、定义通,定从正声,形亦近同。”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罗《考异》未及此,校罗卷确为‘詳’字,与遂州本同,罗失校。·.·‘益生曰祥’,李道纯作‘益生不祥’。《道德会元序例》云:‘益生不祥,或云日祥,或云曰祥,皆非也。’李...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‘人主者,以天下之目视,以天下之耳听,以天下之智虑,以天下之力争。’盖即‘不出户,知天下’之古义。”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景龙作‘三十’,敦煌、广明作‘卅’,罗误校。又室町本亦作‘卅’。吴云曰:‘卅,诸本作三十。’是也。《玉篇》‘卅,先阖切,三十也。’又‘輻’字,疑本或作‘輹’。《周易·小...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1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洪、易皆颇迂曲其说,惟以此知‘若’字疑本或作‘苦’,‘鮮’字疑严本作‘澌’是也。又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‘國’下有‘者’字,顾广圻曰:‘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无者字。’王先慎曰...
《老子》41_音韵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笑,宵部;道,幽部,幽宵通韵。唯道音盗,似误。‘道’,徒皓切,古,徒苟切。‘道’首声,九章与守、咎韵,十四章与有韵,四十七章与牖、少韵,此其例证。又,谷、辱、足、偷、渝...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道藏王本‘惚’作‘忽’。《释文》出‘怳’字,知王本作‘怳’,《头陀寺碑文》注引《老子》作‘怳’,王注亦作‘怳’。《抱朴子·地真篇》引‘老子曰’与河上本同。英伦本与御注同...
《老子》25_音韵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改、殆、母,之部;道,幽部,此之幽通韵。遠、反為韵。《论语》中《子罕》逸《诗》,《楚辞》中《离骚》、《国殇》、《哀郢》,皆有旁证。又,‘强名之曰大’之‘大’字,与下五‘...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成玄英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疏、《后汉书·荀爽传》引首二句并同·.··疑‘味’字乃‘知’字倒植而误。‘知无知’,即七十一章‘知不知上’之旨。”
《老子》81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刑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均作‘與’。二‘愈’字,邢玄作‘逾’,范作‘俞’。‘俞’古字,作‘逾’误。又‘聖人不積’,赵、高并作‘無積’,范作‘无積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不積’...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曲則全’即《庄子·天下篇》所述‘老聃之道,人皆求福,己独曲全’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‘木曰曲直’,此亦以木為喻。曲者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所謂‘卷曲而不中规矩’,《人间世篇》...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景福本、傅、范本、室町本‘厚’下有‘也’字。罗振玉曰:‘景龙本厚下有也字;’盖误校。蒋锡昌沿其误而不知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