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57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故混而為一’,古本‘一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水海按:非为此句“一”下有“者”字,而是下文“一者”之“一”下有“者”字。焦氏表达误矣。
0489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磻溪‘故’下有‘復’字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作‘三者不可致詰,混然為一’。按:‘混’借為‘’。古书言混沌者,皆謂未分析。《说文》:‘,完木未析也。’今通用‘混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6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6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杜道坚本、李霖本‘故’下有‘復’字。按:泰初时期,天地未辟,既无声色,亦无形质,此种境界,不可致詰,亦不可思议。老子以為此即最高之道,无以名之,姑名之曰‘一’也。故此‘...
0335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7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7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傅本‘一’下有‘一者’二字,《文选·头陀寺碑文》注引同。又,庆阳、磻溪二本作‘故復混而為一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8_高亨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8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故混而為一’,河上公曰:‘混,合也。’按:‘故’疑当读為‘固’,言此三者本合而成一也。”
03812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9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9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‘混’字,甲本作‘阑’,乙本作‘裙’,皆音假。··高说是也。《道德真经》(即白文本)及唐明皇本、苏辙本‘故’下有‘復’字,疑為后人增衍。”
0356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0_帛书老子甲本释文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0_帛书老子甲本释文</p>-齐物书舍
《帛书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:“‘阑’,乙本作‘裙’,通行本作‘混’。按‘阑’从束从口,疑即《说文》部首之‘橐(hǔn)’字,在此读為‘棞(hǔn)’,完木未析也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1_帛书老子乙本释文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1_帛书老子乙本释文</p>-齐物书舍
《帛书老子乙本释文》校注:“‘裙’,甲本作‘園(hǔn)’,通行本作‘混’。‘裙’,疑即‘緄(kǔn)’字,《战国策·宋策》‘束组三百緄’,注‘十首為一緄’。在此读為‘掍(hǔn)’,同...
05113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2_许抗生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2_许抗生</p>-齐物书舍
许抗生云:“‘混’,甲本作‘園’,乙本作‘裙’。···‘混’、‘棞’通。‘阑’疑即為‘’。帛书释文注是。‘混’,合而未分也。‘裙’,疑即‘緄’字。‘緄’、‘混’形近而误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3_高明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3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按:‘裙’字从君得声,‘混’字从昆得声,‘君’、‘昆’皆见纽文部字,古读音相同,故甲本‘園’字与乙本‘裙’字,均当从今本假為‘混’。”
0278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阑”,同“混”。《中华字海》云:“園hùn,音混,同‘混’,混合。”可知“阑”当為“混”的或体,而非為假借。“裙”则為“園”之假借(“裙”从“君”得声,“阑”即“混”的异体...
0287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语,帛书甲本“謬(简作谬)”作“攸”;乙本同此二语,唯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...
0297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不曒’,曒,古晓反。明式云:‘胡老反。’”
0397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3_焦竑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3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上’,古本作‘上之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4_毕沅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4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诸本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两‘之’字(包括‘其下不物’句)。‘皦’,或作‘曒’,从日者非也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两‘之’字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6_石田羊一郎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6_石田羊一郎</p>-齐物书舍
石田羊一郎云:“各本无‘一者’。‘其上’二句失次,当移‘迎之’句上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《文选·头陀寺碑文》注引有‘一者’二字,各本并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二‘之’字,盖涉上下文而误衍。唐写卷子残本、磻本无‘一者’二字,‘皦’作‘暾’。‘皦’字,陆、二赵、易州并...
0388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8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8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敦煌丙本、强思齐本‘皦’作‘皎’,陆希声本、王真本、焦竑本、周如砥本作‘曒’。按:《后汉书·乐恢传》云:‘恢独暾然不污於法。’注云:‘暾,明也,音公乌反。或从白作皎,音...
02914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曒’,河、王、傅、范并作‘皦’,敦煌丙本作‘皎’。毕沅曰‘皦或作曒,从日者非也’,按毕说非是。辨见一章‘常有,欲以观其徼’句下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0_老子甲本释文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0_老子甲本释文</p>-齐物书舍
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:“攸,乙本作謬(简作谬)。按《庄子·天下篇》论庄周‘謬悠之说’,成玄英疏:‘謬,虚也。悠,远也。’疑攸当作攸,读為悠,意為謬悠虚远。通行本作皦(jiǎo)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1_高明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1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许抗生、张松如皆据《庄子·天下篇》‘謬悠之说’一句,许谓‘謬义為胜,今从乙本’;张謂‘疑当作攸,读為悠,意為謬悠虚远。’按《天下篇》‘古之道术有於是者,庄周闻其风而悦之。...
05612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一者”,傅奕本及《文选·头陀寺碑文》注引有此二字,其他通行本皆无。徐梵澄謂“此二字句甚关重要,帛书佳”。“一”是“其上不謬,其下不物”的主语,不可少。此处的“一”是指“未...
0468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甲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本、敦煌丙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陆希声本、杜光庭本、诸宋金人本、...
04813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不昧’,昧,梅对反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昧’,暗也,言道在上非明,在下非暗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下’,古本作‘下之’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5_魏源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5_魏源</p>-齐物书舍
魏源云:“傅奕本作‘其下之不昧’。”
02912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6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6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易州‘其下’作‘在下’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7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7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各本‘在’并作‘其’,作‘其’是也。”
03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