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97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7_古棣

<p>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7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吾强為之名曰大’,不当有‘吾’字,有‘吾’字与‘吾不知其名’意重,与上句‘强字之曰道’一律,也不应有‘吾’字。帛书的这个‘吾’字,显系衍文。古代人既有名,又有字,且互相...
0367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8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8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五十八章王注同此(指‘大直若屈’句)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作‘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’,知‘大直若屈’下并无‘其用不屈’四字,则‘大直若屈’三句当为古本无疑。《外传》所引,...
0317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“輕(简作轻)”假作“巠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正;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英伦本、广明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...
0467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2_薛蕙

<p>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2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是以聖人不行而至,不見而名,不為而成’,‘至’,一作‘知’。通於一,而万事毕。吴幼清曰:‘不待行出,而已如徧至其处,故能悉知天下之事。不待窥見此物,而能名其理,故不窥牖...
0717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14_吴澄

<p>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14_吴澄</p>-齐物书舍
吴澄云:“善人,謂善于其事之人。師者,人所尊事以为法者。”
0617

《老子》28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8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為天下,恒德乃□”,前句脱“浴”字(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浴’字脱重文号,据乙本补。”),后句损掩“足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皆已校补。许抗生、高明引甲本误作“為天...
0497
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6_罗运贤

<p>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6_罗运贤</p>-齐物书舍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二四引无‘矣’字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50_11_校笺_03_毕沅

<p>《老子》50_11_校笺_03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《谷神子》作‘以无死地’。”
0417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6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6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广明二本作‘’,敦煌本作‘爹’,均‘芻’之别构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

<p>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</p>-齐物书舍
陈碧虚云:“严君平作‘殖而盈之’,谓积其财宝也。”水海按:朱谦之谓:“严君平作‘殖而盈之’,陈碧虚云:‘谓积其财宝也。’按此盖涉下文‘金玉满室,莫之能守’,而误改上文。”可备参考。
0287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2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2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注疏云:“樂多殺人,人必不附,欲求得志,不亦难乎!故好樂殺人,即不可得志於天下矣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3_纪昀

<p>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3_纪昀</p>-齐物书舍
纪昀云:“按‘哀悲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悲哀’。”
0547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7_薛蕙

<p>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7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能无離乎’,一无‘乎’字,下五句并同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4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4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人能如婴儿,知和柔之理,修而不失者,是谓知真常之行也。人能知真常之行,而保精爱氣者,是曰明达。了悟之人知和知常,叹同德之美,后益生使氣,举失道之过。祥者,吉凶之兆,言...
0367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由川谷之與江海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由’并作‘猶(简作犹)’,无‘也’字;清源、黄、程只‘由’作‘猶’。五注、达真、叶、黄‘與’作‘於’。林:‘一本无江字。’”
0327

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5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5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“夫富貴(应为‘贵賤’)者,兴乎荣辱也。故毁誉不动,宠辱莫惊。故不可以貴賤语其心也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知足在心,心若知足,则无贪求,虽箪食瓢飲,傲然自足,可謂富矣。”
0517

《老子》11_附录

<p>《老子》11_附录</p>-齐物书舍
“三十辐同一毂”·车制·《老子》成书时代 “三十辐同一毂”是本章节中的一句(通行本在第十一章)。余明光教授在其《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》 第四章《老学的代表作——帛书》中,谈及“《老子》...
0557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3_毕沅

<p>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3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者’字。‘往’,王也。”
0647
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俞说长。臧疏、馆本、卷子成疏‘以取’亦作‘而取’,則与易说不相应。惟三本‘而取’作‘而聚’,故成疏曰:‘言小國用柔,故聚於大國之中。大國用下,故取得万國之欢心。用下...
0597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小邦寡民,使十百人之器毋用”,前句“寡”省作“寡”,后句无“有”字和“而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乙本作‘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’,通行本亦皆有‘有’、‘而’二字...
0357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11_宋徽宗

<p>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11_宋徽宗</p>-齐物书舍
宋徽宗注云:“耕而食,织而衣,含哺而嬉,鼓腹而游,民能已此矣。止分故甘,去华故美,不扰故安,存生故樂。居相比也,聲相聞也,而不相與往來,当是时也,无欲无求,莫之为而常自然,此之谓至...
0517

【潘毅】传统中医:随神往来谓之魂,并精而出入谓之魄

【潘毅】传统中医:随神往来谓之魂,并精而出入谓之魄-齐物书舍
作品来自B站,作者【齐物书舍】丨作品链接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HV411o7Ny
02917

《老子》39_07_校笺_08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39_07_校笺_08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地得道用,而致寧静,当须忘其寧静,若矜用其寧,將恐至于發泄不成形也。”
0617
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而’字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9_张煦

<p>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9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林、葛、赵‘謂’作‘稱’。文津‘穀’作‘轂’。”
0367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為天下式’,陈、清源‘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73_音韵_02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73_音韵_02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江有诰《唐韵·四声正十四泰》:“害,胡盖切。按古有入声,当与曷部并收。《老子·任为篇》‘此两者或利或害`,与殺、活叶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曲全”不误。“曲全”之说为春秋战国时流传的古谚,如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善為道者,以曲為全。”《庄子·天下篇》:“人皆求福,己独‘曲全’。”又,帛书乙本作“幾語才...
0307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同於德者,道亦德之”,王弼等本后几句衍作“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。”楼宇烈云:“王弼注:‘言随(行)其所行,故同而应之...
04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