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6_范应元
范应元注云:“王侯守道而在天下,则萬物歸之,譬如川谷之與江海也。盖道者萬物之所宗,江海则川谷之所歸也。苏辙曰:‘江海,水之钟也。川谷,水之分也。道,萬物之宗也。萬物,道之末也。皆水...
《老子》33_音韵_01_江有诰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“无名之”三字非衍文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等汉本皆如此,与帛书甲、乙本合,可证此三字為原本之文。蒋锡昌说是也。乙本“闐”,则為“鎮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真部,属叠韵通假)。“鎮...
《老子》37_音韵_03_江有诰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6_严可均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此“其”(qí),时间副词,相当於“将”。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云:“其,犹将也。”《尚书·微子》“今殷其沦丧”,孔传:“言殷将没亡。”《管子·小匡篇》“政事其不治”,敦沫若集...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4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敢”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即有“敢”字。有“敢”义较胜。又,“慈”指“慈爱”(河上公注)。儉,指节儉言,吴澄释为“节约而不侈肆”。“不敢先”,吴澄谓“谦让...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衆人察察’,‘衆’字王本原作‘俗’,河上本作‘衆’。今据改。按:河上‘俗’字作‘衆’是也。本章皆‘衆人’与‘我’对言,即其证。以前后文例之,‘人’下并当有‘皆’字。‘察...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四句,帛书甲本衍“失道矣”三字;“失義而后禮”句,“失”和“后禮”三字损掩。帛书乙本,“故失道而后德”句同,而“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義,失義而后禮”三句中的“后”,皆作“句”,实...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5_严可均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以大丈夫居亓厚,而不居亓泊”,乙本作“是以大丈夫居□□□居亓泊”。甲、乙本对照,乙本则缺“亓厚不”三字,句中无“而”字。甲、乙本中的“泊”,为“薄”之假借。亓...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10_高明
高明云:“马氏(指马其昶)所謂‘古之極’中之‘古之’二字,乃為下章‘用兵有言’之前文而窜于此者。按今本旧读,则曰‘是謂配天古之極’。俞、马二氏初创此说,曾得到奚侗、马叙伦、高亨、朱...
《老子》38_今译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8_高明
高明云:“甲本作‘彈而善謀’,乙本作‘單而善謀’,王本作‘繟然而善謀’,傅奕本作‘默然而善謀’,严遵本作‘坦然而善謀’,敦煌辛本作‘不言而善謀’。其中虽有词异谊同之通假字,但不排除...
《老子》41_14_校笺_07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景龙本作‘夫唯道,善貸且善’,当脱‘成’字。敦煌‘貸’作‘始’,乃声之转。《周语》‘纯明则终’,注:‘终,成也。’又‘故高明令终’,注:‘终犹成也。’《尚书·皋陶谟》:...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兵强則不勝,木强則恒”,无“是以”二字,“恒”,“疑读为‘框’。《说文》:‘框,竟也。’木强則框,犹木强則折。”(《甲本释文》校注语)此说是,今从。帛书乙本作“...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范、白同此。柰卷、易州、磻溪及《治要》引无‘出於’二字。宋河上、馆本、臧疏无‘出’字、二‘於’字。臧疏引车惠弼曰:‘此即无有入无間也。’是车同河...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11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使夫知不敢為而已’句,乙本作‘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’,河上公本、通行本皆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,為无為’,与乙本异。今按:从上下文义看,应作‘使夫知不敢為而已’,意谓使得...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6_张煦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6_朱谦之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5_马叙伦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將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涣,流散也。釋,解也。’冰釋而后涣然流散,若冰將釋,仍在凝结,安能云涣哉!故有‘將’字其文為不通矣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涣兮其若冰之液。’...
笔记:「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」
机体的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、津液;它的生成和代谢,又依赖于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,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,气、血、津液和脏...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3_范应元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作“而百省胃我自然”,“省”为“姓”之音假(上古二字皆为心纽耕部),“胃”为“謂(简作谓)”之假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,帛书乙本前句同,后句“謂(简作谓...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9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帛书无‘一’字,下句又以‘谓’起,苏辙曰:‘致之言极也。’高亨曰:‘致,犹推也,推而言之如下文也。’如此,‘其致之也’,似是启下,非总上,高说是。‘一’字当属衍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