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43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句末无“也”字。今从甲本。今通行本本句在“兵者,不祥之器也”之后。诸通行本皆无“故”字,无“也”字。
02714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4_俞樾

<p>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4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按‘能如婴兒’句,河上公及王弼本无‘如’字,无‘如’字,于文义未足。惟傅奕有‘如’字,与古本合。”
03314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遂事而弗名有也”,句首损缺“成功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成功遂□□弗名有也”,“遂”后损缺“事而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二本合校即得此句。道...
04414

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8_王安石

<p>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8_王安石</p>-齐物书舍
王安石注云:“王者,人道之極也。人道极,则至於天道矣。天与道合而为一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语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“慈”假作“兹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作“慈”,其他文字全同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本。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林希逸本、释德清本、薛蕙本、张之象本及《韩...
03914

脏腑之间的关系【知识百科】

脏腑之间的关系【知识百科】-齐物书舍
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,它是由脏腑、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。各脏腑、组织、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,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,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、相互依存和...
011914
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句首当无“故”字。上文主要讲的是“三寶”的原则精神,非专言兵事。魏源就曾指出:“老子著书,明道救时。见天下方务于刚强,而刚强莫勝于争戰。今将救其弊而返以慈儉谦退,则天下必以...
02914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9_高明

<p>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9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今本‘故有道者不處’,帛书甲、乙本同作‘故有欲者弗居’。‘有道者’与‘有欲者’意义相悖,帛书研究组云:‘居,储蓄。此言惡物为人所弃,虽有贪欲之人亦不贮积。’许抗生云:‘疑...
03514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質真若渝’,‘質’,朴也;‘真’,实也;‘渝’,变也。真之質者,随宜应物,故如渝变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此两句帛书本与诸本差异较大。前句,除张嗣成本与释德清本之外,他本皆无“將”字。据前文有“使”字(乙本)或“若”字(甲本),表使然,并非必然和已然,所以此处有“將”字为宜,张...
05014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德者,同於德’。彭、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德者,同於德’。臧疏作‘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’。成疏曰:‘道既是常道,德即是上德,体教忘言,為行同於上德,上德亦自然符应而相会...
03314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臧疏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失之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如之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’,古本。‘乘’,去声,車数也。天子畿内,地方千里,出車萬乘,故曰‘萬乘之主’。谓君子犹不敢離‘重’与‘静’,如之何為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...
02814

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3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3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禍即罪之深重者也。言心贪前境,不知厌足害人损物为罪日深,非唯災及一身,亦乃禍延三族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26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26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根、君韵(文部),行、重韵(阳、东通韵,重叶宅王反)。觀、然韵(元部,觀音涓),主、下韵(侯、鱼通韵,主叶音渚)。臣、君韵(文、真通韵)。
08914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赵孟頫本下‘已’字作‘矣’,安素轩石刻本皆作‘已’。”按:元延祐三年赵松雪书《道德经》石刻(今存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)皆作“已”,谓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...
05314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三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作“□亓白,守亓辱,為天下浴”,损掩“知”字,两处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皆已勘校。今从甲本。今诸通行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“日”作“榮”,“浴”作“...
05214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1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1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景龙本‘朴’,本或作‘璞’。《玉篇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璞散則為器。’《文选·演连珠》注引《尸子》曰:‘郑人谓玉未理之者為璞。’”
02714
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4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4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依余说于‘執者失之’下,增‘是以聖人无為,故无敗;无執,故无失。’”
04914

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损掩“劍(简作剑)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虞世南本、景龙本、罗卷本、李约本、吕知常本、张之象本...
03714
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7_王弼

<p>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7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勝人者,有力而已矣,未若自勝者,无物以损其力。用其智于人,未若用其智于已也。用其力于人,未若用其力于己也。明用于己,则物无避焉;力用于己,则物无改焉。”
04814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6_王弼

<p>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6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為腹者,以物养己;為目者,以物役己。故聖人不為目也。”
03214
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4_彭耜

<p>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4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夷’,李如字,平易之称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3_陈景元

<p>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3_陈景元</p>-齐物书舍
陈景元云:“‘蒂’,古本作‘柢’,本也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37_述评

<p>《老子》37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《老子》提出了“守道”、去贪欲、贵静等思想,其目的是建立理想的社会。老子认为,统治者如果能修心进“道”,清心寡欲,让人民自生自长、自化自育(但化育不能萌动贪欲),而不妄加干预...
08514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俞说是也。六朝残卷、馆本、磻溪作‘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’,各本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’。譣弼注曰:‘故曰:美言可以市也。尊行之,则千里之外应之,故曰:可以加...
05314
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2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2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作’,动也。‘復’,音服,反也。”
02314

《老子》65_08_校笺_05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65_08_校笺_05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东条一堂云:按一本无‘然後’二字。孙鑛《考正》亦云:‘今本无然後二字’。今按:稽康《养生论》注:‘《老子》曰:與物反矣,乃至大顺;’亦无‘然後’二字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12_陈柱

<p>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12_陈柱</p>-齐物书舍
陈柱说:“太平之世,安有忠臣;安乐之家,岂有孝子。然则睹忠臣之可贵,必其國家之昏亂矣;睹孝子之可贵,必其家之不和矣。然则知仁義之可贵,则天下必不仁義者矣;是犹鱼知水之可贵,则必已有...
04314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7_吴雲

<p>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7_吴雲</p>-齐物书舍
吴雲云:“邢州‘荒’作‘莽’。王氏兰泉云:疑即‘荒’字之误。”
036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