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疏云:“化归淳朴,故不烦苛。人怀其生,所以重死。敦本乐业,无所外求,各安其居,故不遠迁移也。”唐玄宗疏本“民”作“人”。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7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思玄赋》注引‘以’作‘又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7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上將居右,以其专殺。古者遣將,设明衣,凿凶门而出,以示必死,故预以喪禮自處。”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又云:“剉鋭解紛,和光同塵,正说玄同之义,不得无此四句。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判’,分也。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。小而易断曰脃。”水海按:考今存王弼本皆作“泮”,是知范所见王本作“判”,当另有所本。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7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治要》卷三十四引无‘此三者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芒兮芴兮,中有物兮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,别本作‘其中有物’。今從古本。谓以道為无则非无,以道為有则非有,故曰:芴兮芒兮,芒兮芴兮;然而万象由斯而见,万物由斯而出,故...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“見(xiàn胡甸切)”,即“現”的本字,意为显露、表現。吴澄注云:“‘自見’,自显著所知以示人。”“自見”即自我显示之义。这两句,是承前所得的结论,据王弼注谓“不自見其所知...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6_文廷式
文廷式云:“《老子》一书皆言‘守雌’,独至‘天門開闔’之时,应机一发,不为万物制。故以‘无雌’为训。文本作‘為雌’者误。”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儽儽兮其若不足似无所歸’。范谓‘王弼同古本’,则今王本作‘儽儽兮若无所歸’者,经后人改易矣。宋河上、磻溪、赵写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。河上注曰:‘我乘乘如穷鄙无...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4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只為推功于物,不自矜夸,故德行長远也。”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民之輕死者,以其生生之厚也,是以輕死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45_05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此文(指‘躁勝寒,静勝熱’)疑作‘静勝躁,寒勝熱’。二十六章:‘静為躁君’,‘静’、‘躁’对言,其证一也。六十章王注:‘躁则多害,静则全真;’六十一章王注:‘雄躁动贪欲...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得’,罗卷、易州、张嗣成、吴同此。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曰得善矣。’则节解同此(指傅本)。‘得’字是。”
《老子》28_07_校笺_02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知(其)白,守其黑’,索洞玄本同各本有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0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建,立也。善以道立身立国者,不可得引而拔之也。善以道抱精神者,终不可拔引解脱也。”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5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诗序正义》曰:‘《老子》云:修之家,其德乃余···。’无‘於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洼”。“洼(wā)”,低凹,低陷、洼曲之地。《集韵·佳韵》:“洼,曲也。”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:“大小百围之窍穴··似洼者,似污者。”陆德明《释文》:“司马...
《老子》79_述评
这里老子提出'怨',并指出了杜绝产生'怨'的根源等问题。 老子认为'怨'是一种产生社会祸乱的因素,要自善修德,杜绝'怨'于未生。如果等到'大怨发生而再希图和解,那定会留下余怨',这当然不是妥...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···常德不忒,復歸於无極。’是成无下‘為天下式’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湛兮似或存’,罗卷无‘兮’字,‘或’作‘常’。《文选·七里濑诗》注、《论语义疏》七引并与此同。《义疏》又引河上注曰:‘或,常也。’则河上亦作‘或’矣。藏疏本亦作‘或’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子·上德篇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牟子》引并作‘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’。”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如此,帛书乙本损掩后句“以長”二字。今从甲本。赵孟頫本前句“之母”上无“有國”二字,作“之母,可以有國”。龙兴观本“長久”作“久長”,谓“有國之母,可以久長”。其他...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10_吴澄
吴澄云:“舟輿、甲兵,非一人所可独用,谓什伯之器也。无所乘、无所陳,不用也。无所往,则无用乎舟輿;无所争,则无用乎甲兵。”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曲則全’即《庄子·天下篇》所述‘老聃之道,人皆求福,己独曲全’也。《尚书·洪范》‘木曰曲直’,此亦以木為喻。曲者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所謂‘卷曲而不中规矩’,《人间世篇》...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陆德明《音义》有‘道者於道’四字,云:‘河上於道者绝句;’疑古本河上并无‘同’字。又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從事於道者,同於道’,义较明绝。河上、王弼‘於道’者、‘於得’...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6_薛蕙
薛蕙云:“為道者贵约,故去健羡,黜聪明,务日有所損。”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於朴’,御注作‘撲’,王弼作‘樸’,下句亦然。”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人多伎巧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‘人’并作‘民’。五注、达真‘伎’作‘利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今译
“道”是万物的主宰,是善人的珍宝,也是不善人被保护的法宝。“美言”犹如美物能夺众货之价那样,可以取得人们的信赖;受人尊敬的行为(,对人们的影响),就像别人庆贺给自己的礼物那样珍重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