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0页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4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事有君’,傅奕作‘事有王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傅奕本作“事有主”。
0587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侯王若能守道清静,无為无事,则萬物將自感化,君之善教而淳樸矣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''天下莫柔弱於水',河上本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
05811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六十一章:‘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。’牝,雌也。牡,雄也。《老子》以雌表好静好下之德,以雄表好动好上之德。《说文》:‘谿,山渎无所通者,从谷,奚声。’《尔雅·释水》李注...
05810

《老子》18_音韵_02_奚侗

奚侗云:“義、僞、慈、臣为韵。僞从爲声,古或读若譌,与義相韵。義固从我声也。《老子》则读如今音,故十章以为韵疵、兒、雌、知。臣与義、僞、慈韵,乃音变。如《说文》赔读若指之例。”
05814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6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天下之牝,牝常以静勝牡’,一无下‘牝’字。‘以静為下’,一无此句,一作‘以其静為之下’。”水海按:楼正本即无下“牝”字,作“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”。高明误谓作“牝常以静...
0588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皆同此二语。
0589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6_饶宗颐

饶宗颐云:“‘將奪之’,想尔本无‘欲’字,索洞玄本同各本有‘欲’字。”
058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不欲以静’,司马‘不’作‘无’,‘天下將自正’,五注上有四字。”
0586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善勝敵者不争’,一无‘敵’字;‘争’,一作‘與’。”
05813

《老子》41_04_校笺_04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不為不识道者所笑,不足以见道之尊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并有‘百姓’一句。成疏曰:‘众生妄浮耳目。’是成‘注’字亦作‘浮’。馆本作‘淫’,今各本并作‘注’。然陆出‘注’字曰:‘之树反。’则作‘浮’者盖别本。”又云:“...
0585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道氾兮’,作‘氾’為是。”
0586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、苏无‘矣’字。”
05815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10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狹’,即《说文》‘陝’字,隘也,隘有迫谊。‘厭’,《说文》‘笮也’。此言治天下者无狭迫人民之居处,使不得安舒;无厭笮人民之生活,使不得顺适。”
05814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7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衣養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愛養’,《永乐大典》作‘衣被’。”
05811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故’、‘矣’二字。”
0589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8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《尔雅·释诂》:‘弘、宏、洪、穹,大也。’《诗经·白驹》:‘在彼空谷。’毛传:‘空,大也。’《四牡》:‘四牡项领。’毛传:‘项,大也。’《吕氏春秋·爱类篇》:‘名曰鸿水...
05814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1_想尔本

想尔本注云:“善恶同规,祸福同根。其先張者,后必翕。先强后必弱。···先得后必奪也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无‘者’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有。”水海按:今见《韩非子》本无“者”字。顾广圻曰:“傅本‘下’有‘者’字,与各本全异。”顾氏所见《韩非子》本亦无“者”字,不知毕氏...
05810
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说是也。“若”,如果之义,此句为假设句,为下句提问作辅垫,故“若”字不可无。“且”,将,将近,接近。裴学海《古书虚字集释》卷八:“且,犹几也,将也,近也。”王引之《经传...
0586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易州、罗卷无‘故’、‘者’二字;范、彭、寇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潘、磻溪及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并无‘者’字,下同;白、张之象及《治要》引同此(傅奕本),《治要》‘師...
0588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處’,一本作‘居’。‘惡’,乌路反,注作‘同’也。‘幾’,音机,近也,又一音祈。”
0585

《老子》36_音韵_05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“淵,古音真、先同部。《周易·乾》九四‘或跃在淵’與九五‘利见大人’为韵。《诗经·燕燕》‘其心塞淵’與‘寡人’为韵,《定之方中》‘秉心塞淵’與两‘人’字为韵。”
05814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作‘所不保’,‘不’字恐衍。”
05813
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拱璧’,聘问之物;‘駟馬’,使者所乘。使者乘车抱璧以聘邻国,则拱璧何能先駟馬哉?知其义不可通也。疑‘以先’二字正在‘駟馬’二字下。‘先’,借为‘詵’。《说文》:‘詵...
0587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赵及《北堂书钞》一五四、《玉烛宝典》三引并作‘如登春臺’。”
05811
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2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忘作,凶’,各本作‘妄作,凶’,河上或作‘萎’,误也。”
05814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沌沌兮’《音辩》云:‘沌’,音囤,不分貌,世本作‘純純’。今从古本。‘沌沌兮混然不分也’。‘俗人皆昭昭’,王弼同古本,世本无‘皆’字。谓俗人皆逐境为明,我獨守道如昧。...
05811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大國又宜主静,譬之天下之牲,牝常以静勝牡之动也,惟静而无為可以应动,惟谦而居下可以得众。上文‘下’字并上声。”
05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