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36页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7_陈柱

陈柱云:'报怨必当以德,若以怨报怨,必成大怨。尔时虽以德和之,其伤不复,已有餘怨矣。'
0535
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吴说非是。此语正是上四语的哲理概括,他本句前有'故'字者,亦可看出一些端倪。此句表面意思即谓'正话反说'。高延第云:'受國之垢,即國君含垢也。受不祥,即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也。至...
03113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8_高亨

高亨云:'此文可有三解:一就今本释之,安,何也。调和大怨,其怨不能尽释,必有餘怨,如此何可以為处怨之善道哉!二依马(叙伦)氏校,移'報怨以德'句于'安可以為善'句上。安,犹爰也,乃也。...
05212

《老子》78_音韵_01_校勘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强、剛、行韵(阳部),垢、主韵(侯部,主,朱掫反),祥、王韵(阳部),言、反韵(元部,反,平声)。武内义雄谓:祥、王、反韵,盖误。
03512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高亨所解第二说、第三说皆以他本经文为据,所解者并非《老子》原经文,故不取。此三句意谓:既然已经产生大怨,再来进行调和这些大怨,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怨恨的问题的,所以必然有餘怨...
0596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''受國不祥',河上、高翻'國'下有'之'字。'
03715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''能受国之垢,是為社稷主;能受國之不祥,是為天下王',各本无两'能'字。傅奕'主'上、'王'上有两'之'字。此并从《淮南子》。'
0497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6_孙鑛

孙鑛云:''受國不祥',今本'受國'下,多'之'字。'
0516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''受國之不祥,是為天下之王',按:六朝残卷无二'之'字,'為'作'謂'。磻溪同。···'不祥'上'之'字,宋河上、彭、寇、赵同此。'是為',范、宋河上、易州、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赵作'是謂...
0519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''受國不祥,是為天下王',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'能受國之不祥,是謂天下王'。'為'当据道藏王本作'謂'。'
04415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9_高亨

高亨云:''是謂天下王',王本'謂'原作'為',河上本、傅本并作'謂'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新序·杂事篇》引并同,今据改。按:河上本、傅本是也。《论语·尧曰篇》:'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...
02914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'是為'当為'是謂'。高亨说是。又,甲本作'受邦之不祥',乙本作'受國之不祥',宋刊河上公本、经训堂刊傅奕本同乙本。浙江书局刊张之象刻王弼本作'受國不祥'。我疑心诸本'不'字衍。'祥',...
03415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'不祥,犹不善也。言聖鉴虚通,达於善恶,若有不祥之事,辄自责躬引过归己,此可為天下君王也。昔成汤自翦,千里来云,即其事也。前言社稷可寄诸侯,后举天下宜属天子。'
04510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2_奚侗

奚侗云:'《尚书·汤诰》:'万方有罪,在予一人。予一人有罪,无以尔万方。'《庄子·则阳篇》:'古之君人者,以得為在民,以失為在己;以正為在民,以枉為在己。'此皆所謂'受國之垢'与'不祥'也...
02415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8_高明

高明云:'帛书甲、乙本'受國之訽','訽'字别体'詬',段玉裁《说文注》云:'謑,謑詬,耻也。'世传本皆作'受國之垢',《说文》:'垢,浊也。''詬'、'垢'二字在此皆通。蒋锡昌云:凡《老子》书中...
0259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'王',《说文》謂'天下所归往也'。《榖梁传·庄公三年》云:'其曰王者,民之所归往也。'则训'王'為'往',人所归落,斯為'王'之本义。《六书故·疑》云:'王,有天下曰王。帝与王一也。'...
0505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'訽',则同'詬'。《说文·言部》:'訽,詬或从句。'《玉篇·言部》:'詢,同詬。'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'子死亡有命,余不忍其訽。'杜预注:'訽,耻也。'陆德明《释文》...
0426
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'正言'二字;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陆希声本、司马光本句首有'故'字,司马光本句末并有'也'字,陆希声本作'故正言若反',司马光本作'故正言若反也'。傅奕本作'正言若反也'...
0297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'國,邦域也。垢,辱也。言体道之士,處於人世,谦退柔弱,达於违从;身受屈辱,不与物争,故堪為社稷之主,以牧苍生也。'
05310
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''正言若反',司马上有'故'字,下有'也'字。'
02512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1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''聖人言'绝句。社稷者,古者建邦立國,左社(土神)右稷(谷神)。社者,五土之神也;稷者,祈穀之所也。民以食為天,故有國必先社稷,而王者乃社稷之主也。受國之垢者,謂自行谦下...
05411
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''正言若反也',诸本无'也'字。'
04113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,惟'謂'假為'胃'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'邦'讳為'國','謂'作'胃'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。其他各本'邦'皆作'國',与帛书乙本同。严遵本'不祥'前无'之'字,作'受國不...
03710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''受國之不祥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'不祥'上并无'之'字。'是為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并'為'作'謂'。'
0379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'葛、苏'為'作'謂'。'
04114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''聖人云','聖人'上王本原有'是以'二字。严遵本无,今据删。'
0375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'言云'义足。其句中'言'为名词,作'话'讲,'云'为动词,作'说'讲,故可知'言'、'云'义不重也,'云'当不为衍字。朱谦之说非是。
0505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,唯'謂(简作谓)'假作'胃';乙本'邦'讳作'國(简作国)'。今从甲本。'詢(gòu)',同'詬(简为诟)',张松如、《甲、乙本释文》、复旦本即校为'詬(简为诟)',其义为耻...
0286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''垢',古口反。'
02613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''是謂',一作'是為'。'
030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