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善人’,御注、《大典》作‘故善人’,河上作‘故善人者’。”水海按:强思齐本引河上公注文本则无“者”字。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5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塞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勤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夫唯弗猒,是□□□”,损掩“以不猒”三字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帛书乙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弗”作“无”,“不”亦作“无”,谓“夫惟无猒,是以无猒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...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6_梁启雄
梁启雄云:“‘人之迷也,其日故以久矣’,《老子》‘故’作‘固’,‘故’、‘固’二字古通用,都是本然之词。‘以’、‘已’二字同。”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7_古棣
古棣云:“罗振玉说:敦煌本不重‘為天下谿’句。《老子想尔注》亦不重此句。按:本章三段,每段的下一个语法句的头一小句,皆重上一个语法句的末小句,读起来别有韵致,此种格律,民歌常有之。...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離’,李(畋)如字,与经协韵,陆‘力智切’,不协。”水海按:“離(lí)”,当為吕支切(见《广韵》),上古来纽歌部。若為“力智切”,今音lì,上古為来纽支部,音不确。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此句是承上句所言,不当有“使”字。“相”,范围副词,互相,指施事者的动作行为交互涉及双方,古汉语只用一个“相”字表示。“相與”,亦为范围副词,共同、一块,指施事者的动作行为...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7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善數”,正与严遵、王弼、傅奕等古本合。“數”,計算。《说文》:“數,計也。”因“數”与“計”义同,故河上公等本作“計”,但《老子》故本作“數”。又,帛书甲本...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’,李‘繩’食陵切,上古之政。清源上有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9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混’字,甲本作‘阑’,乙本作‘裙’,皆音假。··高说是也。《道德真经》(即白文本)及唐明皇本、苏辙本‘故’下有‘復’字,疑為后人增衍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5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敦煌本作‘成功不處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5_校笺_15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司殺者’,法也。司寇、司隶之属奉行之。国君執法而操生殺之柄,必曰:此祖宗之法,国家之法,贵戚与凡民共之者也。故法不可乱,不能凭其喜、怒以生、殺人。史美舜、禹之治。皋陶...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‘人主者,以天下之目视,以天下之耳听,以天下之智虑,以天下之力争。’盖即‘不出户,知天下’之古义。”
《老子》49_02_校笺_05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《老子》所言‘百姓’,谓群臣也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‘平章百姓。’郑注云:‘百姓,群臣之父子兄弟。’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‘大庙之命,戒百姓也。’郑注云:‘百姓,王之亲也。’可...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4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為道者日損’,帛书乙本作‘聞道日云’,‘聞’、‘云’显然是写了别字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6_古棣
古棣云:“高亨说:‘則读为贼,則、賊古殆一字也。《说文》:則,等画物也,从刀从貝。籀文作鼎,等画物之义,它书无证。而法則之則,实借为式耳。則即古賊字,从刀从貝,謂以刀毁貝也。与败同...
《老子》50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陈柱云:三“三”字韵。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陶说误。楼宇烈云:“(‘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’,王弼注:‘以其言有宗,事有君之故,故有知之人,不得不知之也。’)此句注文文义不明,疑有错误。宇惠说:‘不得不知之也’句下‘不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,乙本作“質□□□”,缺损“真如渝”三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他本“如”皆作“若”。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号、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、司...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’,古本作‘而人莫之能知,莫之能行’。”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第二十三章王弼注“道之出言,淡兮其无味也”,全引此章经文,古王弼本当作“淡兮其无味也”,同笔者校文。又,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兮”字。张松如、张舜徽即校为“兮”字。“兮”为《老...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4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太音希聲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与今通行本勘校,傅奕本等古本有此句,而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范应元本等本皆捝“之能成大也”或“能成其大也”等半句,当应据帛书甲、乙本补正。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9_王弼
王弼注云:“上之所欲,民从之速也。我之所欲唯无欲,而民亦无欲而自樸也。此四者,崇本以息末也。”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‘仍’,王弼作‘扔’。按《说文解字》‘仍,因也’,‘扔’亦因也,夏时有扔氏是此字。”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2_04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关于“爽”之义,约有以下几种说法: 其一曰“爽”為“亡”(亡失)。河上公注云:“‘爽’,亡也。人嗜于五味,则口亡,言失于道也。”邵若愚注云:“‘爽’,失也。盲、聾、口失,皆...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7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‘是以’,承上文也。聖人即举聖戒。凡腹,内也;目,外也。怀道抱德,充满于内,故為腹也。内视无色,反听无声,诸根空薄,净不染尘境,故不為目也。”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6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其不欲見賢’,辛本‘則其欲退賢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