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45页

《老子》44_音韵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身、親、貨、多、亡、病、愛、費、藏、亡、足、辱、止、殆、久,皆句中韵也。”(《毛诗正韵·后序》)
0578

《老子》33_音韵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‘自見之謂明,自勝之謂强。’不见今本,疑即此文‘自知者明,自勝者强’也。···‘自知者明,自勝者强’,‘明’、‘强’为韵,与下文以‘富’、‘志’、‘久...
03911

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6_古棣

古棣云:“先秦兵家确是以‘起兵伐人者谓之客,敌来御捍者谓之主’。《孙子兵法》也是这样用法,如:‘凡為客之道,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··’(《九地篇》)但帛书整理小组注之‘第一说’是不通...
02713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白、张嗣成、赵写及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5110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晁氏依傅奕说从“常善救人”到“故无棄物”四句古本无,独河上公本有之;而奚氏据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“人无棄人,物无棄物”,云今本脱此二句;蒋氏则谓《老子》原文究竟如何...
0498
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古’作‘吾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若”,乙本作“若”,通行本作“若昏”。“”,当为“圈”字的异构。“圈”(hūn呼昆切),上古晓母文部【xuen】,守门者,多以受刑者充当。《说文·门部》:“閽,常以昏...
0375

《老子》35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象、往韵(阳部),害、泰韵(祭部,害,胡列反,泰,他列反)。餌、止韵(之部),味、見、既韵(脂元合韵)。朱谦之云:“味、既,脂部;見,元部。此脂元合韵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民’字,集唐、卷子成疏、二张作‘人’。‘使民’字因传写注误入经,读者妄加也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3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上仁谓行仁之君,其仁无上,故言上仁也。為之者,為仁恩也。功成事立,无以执為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舍其慈,且勇’,一无‘其’,下二句同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58_04_校笺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景龙碑‘熟知其極’,诸本‘熟’皆作‘孰’。此言众人不知禍福之所归也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云:‘利与害同门,禍与福同邻,非神圣莫之能分,故曰:禍兮福所倚,福兮福所伏,孰知其極...
0458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大制不割’,古本作‘大制無割’。‘制’,裁断也;‘割’,分裂也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如此,乙本前句作“□得而殺之”,损一“吾”字,无“將(简作将)”字,后句同此。今从甲本。宋徽宗本、彭耜本无“將”字,“得”作“豈”,“而”前有“執(简作执)”字,无...
0579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以’并作‘謂’。‘早復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‘復’并作‘服`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73_02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两者’,敢与不敢也。言人能知勇敢則殺而有害,不敢則活而有利,当须勇於不敢。此两者在勇虽同,所施則异,故云或利或害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此言圣人不言之教,无為之益,天下之人主,罕有及之也。”
0528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託(今简作托)”作“迈”(為“託”的异体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正為“託(今简作托)”;乙本作“若可以橐天下□”,“託”假作“橐”(上古二字皆為透纽铎部),“矣”字损掩...
04612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1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《老子》书称‘聖人’者凡三十许处,皆视為至高之人而无诋訾之语,此乃云‘絶聖’者,非自相矛盾也。《说文》:‘聖,通也。’是此‘聖’字之义。《诗经·凯风》:‘母氏聖善。’...
0525

《老子》39_02_校笺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寧’字,《绩语堂碑录》因避清帝讳改为‘甯’。今据原碑文改正,下同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2_顾炎武

顾炎武云:“樸,古音普木反。《老子》:‘兮其若樸,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。’‘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,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’‘知其荣,守其辱,為天下谷;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復...
06310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14_明太祖

明太祖注云:“此所以老子高出世人者为此,及其习道也如是。至于他人奢华者,老子却乃不如是,为何?盖谓学道与物乐不同也。所以不同者,道乃无形之理,善用无乏焉,故盈之而弗厌。其游赏宴乐,...
0507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(‘琭琭’)‘琭’音禄。‘珞’音洛,又音历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芒兮芴兮,中有物兮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,别本作‘其中有物’。今從古本。谓以道為无则非无,以道為有则非有,故曰:芴兮芒兮,芒兮芴兮;然而万象由斯而见,万物由斯而出,故...
0486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泄”亦通。“歇”(晓纽月部)、“泄”(心纽月部),为叠韵,近音、同义互训,且“泄”为楚方言。扬雄《方言》卷十云:“戏、泄,歇也。楚谓之‘戏’、‘泄’。奄,息也,楚、扬谓...
05012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5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夷道若纇’,‘纇’一作‘類’。‘纇’音類,丝节也。知道至于明彻,则黜其聪明,反若愚昧。行道至于進益,则损之又损,反若退却。造道至于平易,则清而容物,不欲小察,反若有窒碍...
0426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4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處衆人之所惡’,即七十八章所谓‘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’;亦即《庄子·天下篇》所谓‘人皆取先,己独取后;曰受天下之垢’也。按:《尔雅·释诂》:‘幾...
0609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刘说是也。下文‘衺事滋起’,王、河上‘衺事’作‘奇物’。五十八章‘其正无衺’,亦‘正’、‘衺’对文。《曲礼》陆德明释文:‘奇车,奇邪不正之车’,以‘邪’释‘奇’,‘奇’...
03812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14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'按:《广雅·释诂》三:'司,主也。'《释诂》二:'徹,税也。'《论语·颜渊篇》:'盍徹乎?'郑注:'周法,什一而税谓之徹。'《孟子·滕文公篇》:'夏后氏五十而贡,殷人七十而助,周...
04112
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10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言君道主於柔缓,而力戒暴疾。既举飄風暴雨為例,又重申天道且不能以暴疾持久,人道更可知矣。”
04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