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45页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应无“車”字,帛书《老子》甲本即无此字。《文选·张景阳七命》注引王弼曰:“天下有道,修于内而已,故却走馬以糞田。”则亦无“車”字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颜师古注:“《老子·德经》...
04014
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作“民”而不作“人”,帛书乙本、严遵本、河上公本等汉代人本和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等古本即作“民”。从帛书本和汉代人本考察,《老子》“有車舟……而用之”几句俱全,马氏...
06214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8_曹道真

曹道真云:“水行则用舟,陆行则用輿,今既樂其土,不迁、弗遠徙而就利,民不相往來,故无用大國,不侵小國,守土,介胄、戈矛,不战安用?”
05215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0_张煦

张煦云:“林(希逸)作‘歙歙’···《御览》六十七引作‘愉然’。”
02715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当有“若驚”二字。“何謂龍辱若驚”与下文“何謂貴大梡若身”文例相同:以设问启下文。别本无“若驚”二字,误脱也。强思齐本成玄英疏云:“‘何謂寵辱?’假设疑问也。”则成玄英本亦...
0488
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5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措’作‘錯’,《释文》本同。”按:《释文》云:“‘錯’,七路反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两‘之’字(包括‘其下不物’句)。‘皦’,或作‘曒’,从日者非也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张松如说是,但校订“也”为“邪”,非《老子》本字。“也”,“犹邪也”(《经传释词》),邪,即“耶”,为反诘语气词,非“正、邪”之“邪”义。《颜氏家训》谓“北人呼‘邪’为‘也...
05413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'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潘'不知'作'能知'。赵写无'之'字。'
0497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夫樂殺人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”。“夫樂殺人····”是承上句“··是樂殺人也”而论,故作“夫樂人殺人者”衍“殺”前一“人”字和一“者”字;作“夫樂煞者”,...
05411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如之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’,古本。‘乘’,去声,車数也。天子畿内,地方千里,出車萬乘,故曰‘萬乘之主’。谓君子犹不敢離‘重’与‘静’,如之何為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...
03014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取天下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达真并作‘取天下’,程无‘故’字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3_纪昀

纪昀云:“按‘哀悲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悲哀’。”
0547
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6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与今本勘校,彼此重要差别有二:其一,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‘若民恒且必畏死’一句,世传本皆夺此句。其二,帛书甲、乙本‘則恒有司殺者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常有司殺者...
0537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同。乙本只残余“无間”二字。今从甲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、白玉蟾本“无有”前有“出於”二字,作“出於无有,入于无間”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易玄本、遂州本、成...
0398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7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一无‘民’,一作‘什伯人之器’。‘而不用’,一下有‘也’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衆人熙熙’,熙,许其反。‘若亨’,亨,普庚反,杀煮也;《简文》许庚反。河上公作‘嚮’。用也。‘牢’力刀反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俞说非也。依河上公注,‘善為士者’,当作‘善為道者’。傅奕本‘士’作‘道’,即其证。毕沅曰:‘道,河上公、王弼作士。’按:作‘道’是也,高翻本亦作‘道’。又按:此句与六...
04013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

李嘉谋云:“天不爱其施,地不爱其生,是谓不自生。不自生,万物恃之以生,故能長生。此天施地生之道,所以未尝一日息也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'不祥,犹不善也。言聖鉴虚通,达於善恶,若有不祥之事,辄自责躬引过归己,此可為天下君王也。昔成汤自翦,千里来云,即其事也。前言社稷可寄诸侯,后举天下宜属天子。'
04710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此文‘繟’、‘坦’并出,(景龙)碑文空一格,何字不明。王羲之本作‘坦’,柰卷作‘繟’。···今按:严本作‘默’,谊古。或作‘繟’,作‘坦’,皆非。傅、范本亦作‘默’。·...
0357
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7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少者,不多也。‘少則多’一句,变文析為二句。少則易于有得,所以能积累而多。贪多則杂而生惑,于一且无所得,豈能多乎?”
0297

《老子》64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持、謀韵(之部,謀明丕反)。散、亂、末韵(祭元通韵,散音线,亂音恋,末音蔑)。土、下韵(鱼部)。貨、過、為韵(歌部,货平声)。高本汉谓:持、謀、有与泮、散、亂相间...
02914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作‘所不保’,‘不’字恐衍。”
05913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侯王无以為貞將恐蹙’,是也。范于上文‘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’校曰:‘河上作:侯王,则王弼同古本矣。’···张嗣成作‘侯王无以貞貴高,將恐蹙’。寇、张之象、宋河上...
03112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04_孙诒让

孙诒让《札迻》云:“按:旧注并以‘天之道’断章,而读‘載營魄抱一’為句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及《群书治要》三十九引‘道’下并有‘也’字,而章句亦同。《楚辞·远游》云‘載營魄而登霞兮’...
04110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芴兮芒兮,其中有象;芒兮芴兮,其中有物。’按:宋河上、白同此,唯河上‘象’作‘像’;范、彭无两‘其’字,‘物’字‘象’字下各有‘兮’字。馆卷作‘恍惚,中有物;惚恍,中...
0298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以帛书甲、乙本考之,通行本之“不祥之器”,則在下文“不得已而用之”之前,仅次序错乱,非為衍文也。《文子》是较早的解释《老子》的著作,《上仁篇》所引当為节引(约引)者也。上文...
0465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4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’;王弼、河上诸传本皆与之相同,唯严遵、傅奕诸本无‘萬物’二字,作‘草木之生也柔脆’。蒋锡昌云:‘譣谊萬物二字当为衍文。盖柔脆与枯槁,均指...
0456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老子言论的主旨即宣传自然无为之道。吕吉甫说:“无为而自然者,言之宗也。”
05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