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50页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皆同此二语。
0589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,柰卷作‘王侯’,《群书治要》、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、《晋书·裴楷传》、《书抄》一四九引并作‘貞’,严遵、河上、顾欢··《玉篇》‘一’字下引均作‘正’,遂州本作...
0269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卷子成疏‘抗’作‘完’,‘若’字同此,无‘矣’字,馆本同此,无‘矣’字。白‘抗’作‘亢’。赵写无‘相’字。‘若’,各本作‘加’,罗卷作‘如’。成疏曰:‘若,当也;’...
0419

《老子》41_04_校笺_02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‘笑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敦煌戊本谓“不笑之,不足以為道”。
0409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5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劳说详辩,甚是。帛书甲本作‘彈而善謀’,乙本作‘單而善謀’,‘彈’、‘單’似均‘墠’之讹,是古本已作‘墠’矣,亦乃‘坦’之借字也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5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‘民不畏死’,敦、遂二本‘民’下有‘常’字,景福本无。‘惧之’句末敦一本有‘哉’字,诸本无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7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:‘求生之厚’,当作‘生生之厚’,《文选·魏都赋》‘生生之所常厚’,张载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人之輕死,以其生生之厚也;’谓通生生之情以自厚也。足证古本原作‘生生’。《淮...
0329
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本章节主旨是崇柔戒强。“强大”和“堅强”词义通,都属于“强”的范畴,不必拘泥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已作“强大”,正与河上公本、王弼本等本同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强大”。 又,河上公...
0319
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有餘者損之,不足者補之’,古本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:《文子·精诚篇》云:‘惟夜行者能有之,故卻走馬以糞,車轨不接于远方之外。’或以‘車’字连上读,亦可为吴说作证。然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云:‘故卻走馬以糞,而車轨不接于远...
0359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作“知”。帛书本和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即作“知”。“知(zhì)”,后来写作“智”,智慧、聪明之谊。《集韵》:“智,或作‘知’。”徐灏《说文解字注笺·矢部》:“知,...
0469
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以聲人之□□”,“聖(简作圣)”假作“聲”(上古二字皆為书纽耕部),“治也”二字损掩;帛书乙本如此,唯“聖”省作“取”,《乙本释文》径直校作“聖”(简化作“圣”...
0389

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服文綵’,御注、高翻作‘彩’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08_01_校笺_03_想尔注

想尔注云:“水善能柔弱,像道。去高就下,避实归虚,常润利萬物,终不争,故欲令人法则之也。”
0629
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11_马其昶

马其昶云:“水止於江海,则不溢;人止於道,则不殆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4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注曰:‘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也。’是王亦作‘害’。毕说不知何据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马氏谓‘正’与‘奇’对文,是也。··强本荣注:‘养百姓者,妙在平均;宣风化者,要归于正直;’是荣作‘正’。《穀梁传·僖公元年》及《僖公二十二年》杨疏引‘正’均作‘政...
0379
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10_陈奇猷

陈奇猷云:“作‘劌’是也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‘君子比德于玉焉,廉而不劌’,疏:‘言玉体虽有廉稜,而不伤害于物。’则害、劌字异义同。割则损其方,劌则污其廉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紀’是也。‘己’字无义。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‘紀,基也;’‘紀’即借為‘基’,‘道紀’即‘道基’。”
0829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之牝,天下之郊也”,前句无“也”字,后句“交”假作“郊”(上古二字皆为见纽宵部),《老子甲本释文》已校为“交”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天下之郊(交)也’,...
0439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俞樾、奚侗、马叙伦等人其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”,“尊”和“行”之间当无“美”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的作者因前句有“美言”,误解后句必有...
0539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9_吴澄

吴澄云:“濁者,動之时也,動继以静,则徐徐而清矣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4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西京赋》注引‘忠’作‘貞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20_吴怡

吴怡云:“懒懒散散,好像没有一个目标。然而‘若无所歸’,只是表面上没有浅薄的目标,因为一般人的目标,只是求名求利;而修道之士,以道为歸。可是道是永恒的、广大的,因此好像没有一定的歸...
0409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本作‘海’。‘晦’者,暗也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2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戰’,傅本作‘正’。‘正’读为征,征、守义亦相对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2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“恶、若为韵。古音善惡、好惡皆作去声,后世强分善惡之惡,为入声。‘若’字,《诗经·烝民》與‘赋’韵,《大田》、《闷宫》皆與‘硕’韵。‘硕’古音與‘柘’韵同。《生民》‘柘’...
0389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2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‘中有請吔’,乙本作‘其中有請呵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其中有精’。从本节经文分析,下文既言‘其中有信’,上文似当作‘其中有情’,前后句型一律。可见帛书甲本前句夺...
0309

《老子》69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客、尺,铎部。行、兵,阳部;臂、敵,锡部。敵,锡部;若,铎部,锡铎合韵。寳,幽部;勝,蒸部;幽蒸合韵。
0439

《老子》70_音韵_04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知、知,支部;行、行,阳部。宗,侵部;君,文部;侵文合韵。知、知,支部。希,微部;貴,物部;微物通韵。矣,之部;玉,屋部;屋之合韵。
0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