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02页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,按:此二句,一本在下二句之下。”
03315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“生生”:前“生”当為动词,后“生”当為名词;“生生”其义為“养生”(或“营生”)与“求生”义近。吴澄注即谓“生生之厚,求生之心太重也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及《马融传》注引皆...
0337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之说甚是。帛书甲本作“知其日,守其辱,為天下浴”,“日”,上古為日纽质部【nǐět】;通行本的“榮(简作荣)”,《广韵》谓“永兵切”,上古当為匣纽耕部【xǐwen】(王力《古...
03311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作‘功遂、身退,天之道’,诸本并作‘功成、名遂、身退,天之道’,李约‘名’作‘事’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人之迷也,其故以久矣’。一作‘民之迷,其日固久’。”水海按:凌瀛初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无“日”字,而乾道本和道藏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...
03315

《老子》19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倍、慈、有韵(之部,倍音痞,慈上声)。足、屬、樸、欲韵(侯部)。
0335

《老子》38_12_校笺_05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去彼華薄,则是绝仁弃義;取此厚實,则是返朴还淳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若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加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王弼本、张之象刊王弼本注云:“抗,舉也;加,当也。”道藏集注本引王弼注云:“抗,舉也;若,当也。”是知王弼本“若”、“加”两字两...
03310
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見(简作见)”(xiàn),范应元云:“音現。”《广韵》:“胡甸切。”上古为匣纽元部【xian】,是“現”的古字,介绍、引荐、推荐之义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齐豹见宗鲁于公孟...
0337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天之道,其猶張弓者歟’,卷子、馆本、成疏、易州无‘者’、‘與’二字。”
03314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7_高明

高明云:“与今本校勘,帛书甲本句首有‘故’字,乙本残损,世传本多同王本无此字。从文义分析,前文言‘天之道,猶张弓也’,此文乃申述‘天之道’与‘人之道’之差异,故而句首当有申事辞‘故...
0337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无‘故’字,馆本作‘知足之足常’。···《文选·东京赋》注引作‘知足常足’也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4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為道者日損’,帛书乙本作‘聞道日云’,‘聞’、‘云’显然是写了别字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9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取’,治也。治天下常當以无事,不當烦劳也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資貨有餘;’是强、荣并作‘资貨’。”
0338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6_王念孙

王念孙云:“按:‘善’、‘飾’二训,皆於义未安。古所谓兵者,皆指五兵而言,故曰:‘兵者不祥之器。’若自用兵者言之,則但可谓之‘不祥’,而不可谓之‘不祥之器’矣。今按:‘佳’,当作‘...
03315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殖’,甲、乙本皆作‘植’,《说文》无‘植’字,疑为‘殖’字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殖,积也。’殖即积累的意思。‘已’,止也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1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樸’,指道而言。···王侯若能守道,则萬物將自賓服,何以兵为?”
0338
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甲本仅残存“生而弗”和“德”四字。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生而弗有,長而弗宰,是謂玄德”。乙本如此,唯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為匣纽物部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為“謂...
0337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1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、乙本皆作‘故貴為身於為天下’,其义与《老子》‘以身為大患’不合。通行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’,傅奕本、河上公本皆作‘貴以身為天下者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则作‘貴以...
03314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5_石田羊一朗

石田羊一朗云:“王注云:‘以聖人之才,猶尚難於細易,况非聖人之才,而欲忽於此乎?故曰猶難之也。’以‘猶尚’释‘猶’,以‘細易’释‘易’,可证王本原有‘易’字也。”
03315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《周易集解》卷十七引干宝曰:‘老子曰: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。’‘字’上有‘强’字,与《牟子》引同。”
03312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3_范文元

范文元云:“‘是以君子終日行,不蘺輜重’,‘蘺’,去声。‘重’,去声。君子,成德之名。輜,庫車也。《字林》:‘载衣物車,前后皆蔽,若今庫車。’重者,车所载之物也。”
0336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晋书·吴隐之传》曰:‘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’《文选·东都赋》注、沈休文《钟山诗》注两引亦皆无‘民’字。《素问》卷一王冰注引《老子》亦无‘民’字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奕本作‘可以為天下母’,诸本无‘可’字,惟道藏王本此句下注‘善始之,则善养畜之矣,故天下有始,则可以為天下母矣’。《道藏·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与藏本同,殿本误脱此二十...
03314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不”字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物部);帛书乙本“謂(简作谓)”亦假作“胃”,其他文字则同。今存诸通行本“浴”皆作“谷”,謂“谷神不死,...
03315

《老子》14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曰希’,‘希’,疏也,静也。”
03315
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磻溪、高翻、柰卷均有‘聖人’二字。‘必以’,杭州、高翻、磻溪并作‘以其’。《金人铭》曰:‘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,故下之;知众人之不可先也,故後之。’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曰...
0335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咳’字,则王本作‘咳”,当据改正。按:《说文》:‘咳,小兒笑也。从口,亥声。孩,古文咳,从子。’是‘咳’、‘孩’一字。小兒初生,未能作笑。此时除饮乳本能...
0336

《老子》69_01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应有“曰”字。“用兵”上不必增“古之”二字。《老子》此下引二言,亦可能为古兵家言,亦可能为当世兵家所言,抑或是老子设言(河上公注:“老子疾时用兵,故托己设其义也。”),此不...
033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