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45页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0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物无棄财’句,通行本作‘常善救物,故无棄物’,‘救物’,真本作‘披物’,想系字误。古本作‘····人无棄人,··物无棄物’。兹据甲、乙两本作‘是以聖人恒善救人,而无棄...
04414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足’,河上作‘可’。”
05314
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10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自古聖人体此道而行乎事物之间,其所以全美尽善;而人不知為美善者,盖事物莫不自然各有当行之路,故聖人循其自然之理,行而中节,不自矜伐,以為美善也。傥矜之以為美,伐之以為善...
03414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德善矣’,篡微、苏、曹并无‘矣’字。司马、五注、达真‘德’并作‘得’。”
02714
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婴兒不用智,而合自然之智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咳’,罗卷、馆本作‘核’。‘咳’、‘孩’一字。‘咳’、‘核’又并借为‘晐’,《说文》曰:‘晐,兼晐也。’”
05814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8_高亨

高亨云:“大制因物之自然,故不割,各抱其樸而已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盗誇’,纂微、苏、程‘誇’作‘夸’。邵‘盗’作‘道’,非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’,古本作‘含德之厚者,比之於赤子也’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卷二七○引作‘戰勝,以喪禮處之也’。”
03414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11_冯达甫

冯达甫云:“燃燭点灯,但能照見别人面目,却看不到自己真容。既能照人并能照己的,只有明鉴。故真正高明的人,不在知人,而在自知。”
05014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辨命论》注引作‘功成而不有,愛養萬物而不為主’。按下又连引王注,則所引為王本无疑矣。今王本‘功成不名有’,当作‘功成而不有’,‘名’字衍。”
05614

《老子》14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林志坚本句前有“此”字,“可”下有“以”字,“至计”作“致詰(简作诘)”,謂“此三者不可以致詰”。其他通行本作“此三者不可致詰”。
05314
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此句是“為”字被动句。“為天下貴”,即被天下人所尊貴。因前文曾问“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?”下面回答“不謂求以得,有罪以免與”的内容后,自然说“故為天下貴”,前后文有问有答,文...
03714
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7_王安石

王安石注:“知其常,则謂之明也。自道之外,皆非常也。道虽真,常无形无名。非有自知之明,鲜有不为物蔽者矣。”
03014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陈象古作‘其次畏而侮之’。明皇、陆希声并作‘其次畏之侮之’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美’與‘惡’一德,世人以为绝然相反之事,然亦不过程度之差耳。故曰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?’老子此言,盖欲圣人以无为为化,而自根本上泯绝人间美惡之分也。四十九章:‘圣人无...
05114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李(畋)‘跂’丘弭切,又去智切。林:‘跂’与‘企’同。”
08214
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6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而王公以為稱’,诸唐本、河上本皆如此。此作‘王公’,乃与‘稱’字谐韵,亦如第三十二章‘侯’、‘守’字,第三十九章‘王贞’、‘王稱’字。当从诸唐本。”
05314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1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甲本‘夕’字无義,疑为‘亦’字,‘夕’、‘亦’音近而误。此句马叙伦引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:‘人之所教,我亦以教人’,故‘議’字疑是‘以’字之误,今据改。‘而’则为衍文。...
03314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寂’、‘寥’当依《释文》改作‘宗’、‘寞’,以复王本之真,今本盖后人依河上本改之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寂寥;’是成本无二‘兮’字。按:王注:‘寂寥,无形体也。’此...
05014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字’者,表其德,‘名’者定其体。老子云妙本生化,冲用莫穷,寂寥虚静,不可定其形状。先天地生,难以言其氏族。故吾不知其名,但见其大通于物,将欲表其本然之德,故字之曰道...
05414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9_高亨

高亨云:''是謂天下王',王本'謂'原作'為',河上本、傅本并作'謂'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新序·杂事篇》引并同,今据改。按:河上本、傅本是也。《论语·尧曰篇》:'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...
03014

《老子》79_音韵_02_顾炎武

顾炎武《唐韵正》卷十七《十七薛》云:'轍,去声,则直例反。《老子》'有德司契,无德司轍',一本作'徹'。'
04814
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2_韩非子
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人始于生,而卒于死。始之谓出,卒之谓入,故曰:‘出生入死。’”
03114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3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‘以’,用也;‘佐’,辅也;‘人主’,君王也。言用正道辅佐君王者,当偃武脩文,导之以德,不可以盛用强兵骋暴天下。
05314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德明曰:‘谷,河上本作浴’。后汉陈相边韶建老子碑《铭》引亦作‘浴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取强焉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并无‘焉’字,叶作‘强取焉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德’,古本如此,《说文》云:‘行平易也。’‘徑’,小路。言其捷也。”
04014

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5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王弼、河上公本‘采’作‘綵’,傅本与《韩非子》合,皆作‘采’。”
055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