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53页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英伦无‘樂’字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混成’,混,胡本反。‘先天’,先,悉荐反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失亦得之’,文津作‘失亦失之’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先天’,陆‘先’悉荐切;李音同。上居无象之前曰‘先’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臧疏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失之’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为是,当作“同於失者,道亦失之”。既不從事於“道”,又不從事於“德”,而從事於“失”(违背自然之道),当然只能“同於失”,所以“道亦失之”。显然,王弼等本传误。徐梵澄...
0479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10_黄瑞云

黄瑞云云:“‘同於德者’四句,王本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。’他本亦基本相同。唯帛书甲、乙本并作‘同於德者,道亦得之;同於失者,道亦失之...
0487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世传今本多同王本,衍‘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。景龙、邢玄、庆阳、楼古、磻溪、楼正、敦煌英、顾、范、徽、邵、司马、遂州、苏、彭、焦诸本无‘焉’字,衍作‘信不足,有不信’。奚侗...
0327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河上公本“同於失者,道亦失之”之后,有“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”句,想尔本有“信不足,有不信”句,此说明汉代经文已衍此两句。应以帛书本為准,此两句应删。
04114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陈柱谓:三德、之字韵。高本汉谓:言、然韵。
0405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言、然皆在元部。又天、地二字,叠句為韵。六同字,句首隔句為韵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3_黄瑞云

黄瑞云云:“言、然,元部,句中叶韵。”
0467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4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飄風不冬朝,驟雨不冬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’‘日’、‘地’為韵。‘日’入质部,通常‘地’入歌部,但在楚音中‘地’字入支部,支质為邻近韵部,可以谐韵。此為偶句韵,而奇句不入...
0497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希言自然。飘風不冬朝,暴雨不冬日。孰為此?天地而弗能久,有兄於人乎!”然【nǐan】,日纽元部;日【nǐět】,日纽质部;二字同声母,可押韵。上古有以声母押韵的例证,如《诗经...
03211

《老子》23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然,日母元部;日,日母质部;元质合韵;此,支部,支质合韵。久,之部;乎,鱼部,之鱼合韵。道、道,幽部。德、德,职部。失、失,质部;者,鱼部;之,之部,鱼之合韵。
0529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9_严復

严復云:“道者同道,德者同德,失者同失,皆主客观之以同物相感者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失亦得之’,河上作‘失亦樂失之’,王弼作‘失亦樂得之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、强思齐本引河上公注文本并作“失亦樂得之”。毕氏之校疏失也。
0276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10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“同,齐也,合也。失谓无道德。言在上有道德之人,則所行莫不合於道德。上无道德之人,則所行者,皆反道败德。上出於道德,人亦以道德归之;上出於不道不德,人亦以不道不德应之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失’则指‘飄風’、‘驟雨’之治而言;以人君行‘希言’之治,則為‘道’、為‘德’;行‘飄風’、‘暴雨’之治,則為‘失’也。此言人君行道,則与道同体;行德,則与德同体;行...
02610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同於德□,道亦德之”,损掩“者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福本、林希逸本、李道纯本、林志坚本、焦竑本、释德清本...
03511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。’一二‘亦’字下并有‘樂’字。”
02313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古本无‘同’、‘樂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得之’上并有‘樂’字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按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樂’字,下二句同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无三‘樂’字。”水海按:王弼有“樂”字,严氏失校。
0428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文津同王弼,但无‘樂’字。”蒋锡昌云:张嗣成作“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冰《四气调神大论篇》注引此并无‘樂’字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9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御注、英伦二本无‘樂’字。”
06410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’。彭、张之象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失,累多也。累多則失,故曰‘失’也。行失則与失同体,故曰‘同於失’也。”(此注陶鸿庆云:“此当云:‘失,累也。多則累,故曰失也。行累則与失同体,故曰同於失也。’‘累’,...
054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