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08页
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失无为之事,更以施慧立善,道进物也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3_奚侗

奚侗云:“處上而不压抑,则民不以為重;處前而不壅遏,则民不以為害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8_水海

水海按:此句今本多异,诸家训释亦不同,难以适从。今据帛书本作“朢兮其若无所止”。“朢”则为“望”的古体,义为远视茫茫不清(见前校笺文)。帛书释文读“朢”为“恍”,义为恍惚,形容幽远...
05011
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损掩“恒且”二字,后句同此;帛书乙本前句同此,后句“有”假作“又”。今前句从乙本,后句从甲本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此二句,通行本作‘常有司殺者殺’,无‘若民恒...
05611
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8_古棣

古棣云:“通行本这两句作‘孰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於人乎!’高亨校通行本第二句说:‘此天地二字,涉上文而衍。尚不能久者,谓飄風、驟雨不能久也。王注曰:言暴疾每兴不长也。河...
03111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者者,同於失”,前“者”字為“失”字之误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者”上一字,原用朱涂过,所改之字已剥落,其原写误字為‘者’,今据乙本改為‘失’字。”帛书乙本同此...
04111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宗兮寞兮’,按:范同此,磻溪‘宗’作‘寂’,各本并作‘寂兮寥兮’,馆本、易州作‘寂漠’,无二‘兮’字。又按二十章‘淡兮其若海,飄兮似无所止’两句,当是此章之文,一本错...
05111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也’,古本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處’作‘居’,‘尊’作‘焉’。林无‘其’字。”
02411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重為輕’,‘輕’,起政反。‘躁’,早报反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淵乎’,王弼作‘淵兮’。··按:‘貧’,古‘兮’字。”水海按:卢文弨云:“‘貧’,今本皆作‘兮’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湛’,澄寂之意。道之体虚,故其存于此也。‘似或存’,而非实有一物存于此也。此一句言道之体虚也。”
05311
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多言’,龙兴碑本作‘多聞’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地根’,古本《列子》并作‘天地之根’。”
02611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憍’,矜也;旧本亦与‘驕’通。‘伐’,自称美也。决之而勿矜其能,勿伐其功,勿憍其势···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君子居則貴左’,‘左’上声;‘用兵則貴右’,‘右’上声。河上公无‘是以’字。‘左’,阳也,主生。‘右’,阴也,主殺。是以居常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,盖殺伐之事,非以為...
05911

《老子》54_音韵_03_孔广森

孔广森《诗声类》云:“按《说文解字》‘邦,从邑丰声’;《释名》曰‘邦,封也,封有功於是也’;‘邦’音曰封明矣。《老子》‘修之於國,其德乃豐;’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作‘修之邦’,故与‘...
03811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有连词“而”义顺。范应元注文中,也出“而”字(见下引)。故今从帛书乙本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去彼目之妄视,取此腹之养性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13_04_校笺_03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得失若驚,此寵之所以為辱也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繩繩兮不可名’,唐写、范、彭、白、张嗣成、吴、赵写并同此。据陆出河上本作‘繩繩’,则王本亦有‘兮’字。臧疏、馆本、磻溪、易州无‘兮’字。臧疏引节解曰:‘謂道入皮肤骨节...
03311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能成器長’,司马‘能’下有‘為’字,陈‘成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忠信质衰,则务外饰;务外饰,则生诈伪;生诈伪,则亂起焉。是禮实产于忠信之薄,而为亂之首。故曰:‘禮者,忠信之薄,而亂之首’也。”
04611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侯王无以為貞而貴高,將恐蹙’,五注无‘為’字;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為貞而’三字;程‘貞’上有‘天下’字,无‘而貴高’三字。按:《广韵》:‘蹶,失脚也,僵也,亦作...
03811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貴’字、‘也’字。”
05211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人之所以教我,而亦我之所以教人’,王弼、严遵同古本。河上公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’。”按:道藏严遵本、怡兰堂刊严遵本皆作“人之所教,亦我教之”,与范氏所见本相异。诸...
03611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同於德□,道亦德之”,损掩“者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二句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福本、林希逸本、李道纯本、林志坚本、焦竑本、释德清本...
03511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此当作‘輕則失根,躁則失君’;与上首句‘重為輕根,静為躁君’,相对成文。遂州本、傅、范本‘失臣’均作‘失本’。《永乐大典》王弼本作‘輕則失根’,吴澄、焦竑、李贽诸本同此...
03811

《老子》50_08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被”是也。卢文弨云:《韩非子》张鼎文本、凌瀛初本则作“被”。顾广圻云:《韩非子》道藏本亦作“被”。《经典释文》作“被”,云:“被,皮彼反。”帛书本正作“被”。《老子》原...
04511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2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‘挫’与‘隳’义不相反,俞氏据河上本作‘或載或隳’,谓‘王本挫,在字之误,在即載字’。其说是也。然有未尽者。按王作‘在’,河上作‘載’,皆‘栽’之假借字。‘在’字《州辅...
02911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

李嘉谋云:“天不爱其施,地不爱其生,是谓不自生。不自生,万物恃之以生,故能長生。此天施地生之道,所以未尝一日息也。”
034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