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1_03_校笺_08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故有欲者···’,通行本作‘故有道者·..·’。‘故有欲者弗居’,且何欲也?——此殆為侯王言者,欲得志於天下也。如孟子说齐宣王之言,曰:‘王之所大欲,可知已。欲辟土地,...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高明说甚是。今本作“與善仁”者,“仁”乃后人所篡改。河上公本作“仁”(或作“人”),然其注文非为“與善仁(人)”之注文,而为“予(與)善天”之注文,可知古河上公本作“予(與...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6_奚侗
奚侗云:“按:马其昶曰:‘建抱而至于子孫祭祀不輟,犹《中庸》言大德受命,至于宗庙饗之,子孫保之,皆修身之效也。’按‘以’借作‘似’。第四章‘似’借作‘以’,可以互证。似,续也,见《...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恬淡’,河上作‘恬恢’,一作‘恬然’。王弼作‘恬澹’。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勝而不美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音韵_10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上,阳部;静,耕部;阳耕合韵。水、水,微部。惡,铎部;道,幽部;铎幽合韵。淵、信,真部。能、時、尤,之部。
《老子》54_05_校笺_03_水海
水海按:“長”(zhǎng),大的,排行第一的,意为受尊崇的。林希逸云:“長,尊也。”或解“長”为“宽广”(张松如译)、“長久”(沙少海译)等,非是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修道於鄉,尊敬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王本‘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景龙本、敦煌本均无‘人’字,与御注三本均无‘則’字、‘以’字。又与英伦诸本均无‘矣’字。‘得志’,景龙、敦煌二本‘志’均作‘意...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此,后句无“能”字;帛书乙本前句“盈”字无,后句同此。今前句从甲本,后句从乙本。想尔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盈”作“满”,无“也”字,谓“金玉满室,莫之能守”。...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室町、奈卷、高‘然’下均有‘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7_高延第
高延第云:“上將居右,以其专殺。古者遣將,设明衣,凿凶门而出,以示必死,故预以喪禮自處。”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景福三本均作‘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’,景福本‘道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10_古棣
古棣云:“作‘蜂蠆虺蛇’,盖读者注语,后人以为其形象具体而改正文,殊不知这样一改就破坏了诗的格律和整齐美。‘蠆’是蝎子,可说它螫人;虺(毒蛇),则只能说它咬人,不能说它螫人。只作‘...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04_王夫之
王夫之云:“‘道,常,无名。’王辅嗣曰:‘道无形不系,常不可名。’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“衰”,后来写作“抱”。“褒”为古字,乙本作“抱”为今字。《说文》云:“褒,裹也。从衣,包声。”徐铉注:“今俗作抱,非。”段玉裁注:“《论语》:‘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...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0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:《释文》云:‘河上本一作朘’,又引《说文》‘朘,赤子阴也;’《说文》无‘朘’字,据此,则唐本有之。《玉篇》亦云:‘朘,赤子阴也;’即本《说文》之义,是《说文》本收‘...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侯王’,梁武作‘王侯’。”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6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愛民’景龙碑避讳作‘人’。‘國’下敦煌丙本作‘而无知’,景龙、御注、英伦三本均作‘能无為’。”水海按:御注本、景福本、邢玄本等唐人本皆作“民”,并未避讳。故罗氏之说不...
《老子》55_07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作“曰”是,作“日”误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文子·下德篇》引并作“曰”,与帛书本同。刘文典《三余杂记》卷一谓“‘曰’当为‘日’,形似而误。”但据河上注看来,非“形似而误”...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4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天降甘露善瑞,则萬物莫有教令之者,皆自均调若一也。”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11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帝王既受历数,临御万方,若能守雌静,则其德明白,如日之照四達天下,功被于物不以為功,所谓忘功若无知者,故云能无知乎?”苏辙注:“内以治身,外以治國,至于临变,莫不有道...
《老子》55_音韵_02_孔广森
孔广森《诗声类》(九)“鱼类”云:“古文去入通协者,《老子》‘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,骨弱筋柔而握固`。”
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作‘譬道在天下’。吕等‘譬’下有‘道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6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卅幅’,‘卅’字惟玄本(索洞玄本)同,他本并作‘卅’。敦煌本成玄英《老子开题》云:‘古有三十分為二文,今时卅总為一字,有此离合,故少一文也。’按:系师葛本不足五千言,...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又云:“剉鋭解紛,和光同塵,正说玄同之义,不得无此四句。”
《老子》33_01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范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古本有详略各本不同,此盖由南北朝以来,河北与江南各地风俗言语之影响不同。《颜氏家训·书证篇》所云:‘也、是、语、已及助字之辞,文籍有之矣,河北经传...
《老子》11_04_校笺_03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器之形,外实而内虚,外有而内无,工虽施于人,妙实合于道,妙在以空為用,以无為中也。”
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损掩一“得”字,后句“賤”借作“淺”(上古二字皆为元部),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已校为“賤”。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李约本、赵孟頫本无“不可得而贵”一句。严遵本...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8_冯达甫
冯达甫云:“有力即可以勝人,没有极坚强的克制力却不能自勝。不能冲破私心杂念重围,如何謂强!故有当大敌而常勝,临着糖衣炮弹便倒下的,正在于但能勝人,不能自勝。”
《老子》11_音韵_04_水海
水海按:“卅輻同一轂,當其无,有車之用也。然(挻)埴而為器,當其无,有埴器之用也。故有之以為利,无之以為用。”輻【pǐwek】,职部;轂【kǒk】,屋部;职部【ek】和屋部【ok】,主要元音...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奇’,异也。兵以禁乱除暴不得已而用之,不可以为常也。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以奇异之谋也。然而,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不若以大道无事而取天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