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‘不去’,苏作‘弗去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功成而不居,夫惟不居,是以不去’。‘惟’字,宋河上、吴同此,各本作‘唯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邓锜本‘夫唯弗居’句无。”又云:“强本严注:‘夫唯不敢宁居。’是严‘弗’作‘不’。‘夫唯不居,是以不去’,谓夫唯聖人不居人民之功,故其功永留世间而不去也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论衡·自然篇》曰:‘故无為之為大矣。本不求功,故其功立;本不求名,故其名成。’亦即此章‘夫唯不居,是以不去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此二句言:正因為不居其功,所以就不会失去功绩。高延第谓“功成则退,不為外物重轻,人反以成功归之不去。”即得其旨。老子意思是“聖人”不居自己所建之功而自傲,所以反倒功绩长存。...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10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因聖人不肯自處自任其事,以虚心应物,忘名忘相,无我无人,不见有為之迹,不立教化之名,故曰不居。聖人之心,虽然不居,其功终亦不可得而去者,盖以道德高于天下,天下后世未尝不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生、成、形、倾韵(耕部),和、隨韵(歌部,隨,徐禾反),事、教、辭、有、恃韵(之宵合韵,教叶音记,辭去聲,有音以),居、居、去韵(鱼部,去平聲)。陈柱又以已、已為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2_顾炎武
顾炎武云:“‘隨’,古音句禾反,《老子》‘音聲相和,前后相隨’(和、隨為韵)。《管子·白心篇》:‘人不倡不和,天不始不隨。’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‘大奸作则小盗隨,大奸唱则小盗和。’‘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3_江有诰
江有诰云:“‘辭’,似兹切,按古有‘去’聲,《老子·养身篇》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,与‘事’、‘教’合韵。”又云:“‘居’,九鱼切,按古有‘去’声,当与御部并收。《老子·养身篇》‘功成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辭’,敦、遂本、傅、范本作‘始”,‘居’,敦本作‘處’。高本汉以‘始’与‘事’、‘教’、‘有’、‘恃’叶韵,‘處’、‘處’与‘去’叶韵。又‘教’,宵部,‘事’、‘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5_陶邵学
陶邵学云:“今王本作‘辭’者,后人妄改也。‘不為始’义較优,且与下句协韵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21_水海
水海按:“不”,弗也(见《玉篇》和《经传释词》),《逸周书·大匡》云:“二三子不尚助不穀;”王引之谓下“不”字训为“弗”。又《公羊传·桓公十年》云:“其言‘弗遇’何?”注:“弗,不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6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相形’,王弼本作‘相較’,‘生’、‘成’、‘形’、‘傾’為韵,《老子》原文必不作‘較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作“夫唯居”,此“居”前误脱一“弗”字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帛书乙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(唐)李荣本、强思齐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7_水海
水海按: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惡已;皆知善,斯不善矣。”美【mǐei】、美〔mǐei】為韵,入脂部。此為句中韵。善【zǐan】、善【zǐan】為韵,入元部。又,已【ǐe】、矣【xǐe】為韵,二字皆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7_俞樾
俞樾云:“唐傅奕本作‘萬物作而不為始’。毕氏沅谓‘辭、始同聲,以此致异,奕义為长’;然三十四章云:‘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’,与此章文义相近,恐未可舍古本而从傅本也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考十七章王注云:‘大人在上,居无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萬物作焉而不為始’数语,全引此章经文,是王本作‘不為始’之证,但比傅本多一‘焉’字耳。作‘不辭’者,盖河上本,后人因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9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不治’本作‘不為始’,‘為’字恐后人所增,‘始’与‘治’字形相近,传写者误作‘始’耳。王弼本作‘而不辭’,‘辭’字恐本作‘’,治古文,后人误加辛旁為‘辭’,‘不辭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白玉蟾、磻溪、经幢、赵写本并作‘萬物作而不辭’。范谓杨孚、王弼同古本,则王确作‘不為始’。成疏曰:‘始,先也。’是成亦作‘不為始’。伦按:当依王弼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无‘焉’字是也。余疑‘作’字当在‘萬物’上,盖转写误窜。···按《老子》最古本当是一作‘不辭’,一作‘不始’。傅本‘始’上‘為’字,乃后人妄增也。《说文》:‘辭’籀文作‘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不為始’是也,当据订正。毕沅曰:‘古始、辭声同,以此致异,奕义為长。’劳健曰:‘《说文》辤籀文从台作辞,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引《石经》詞作的,古《孝经》始作的,盖二字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高亨谓无“焉”字是,帛书本即无“焉”字,可证高说之确。但高谓“作”当在“萬物”上,则不确也,帛书本“作”在“萬物”后。又,朱谦之谓“辭”当作“始”,朱说则是也。三十章王弼注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古本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5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敦煌本作‘成功不處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功成不居’,河上作‘功成而弗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也”,“為而弗志也,成功而弗居也”,第一句损掩“萬物作而弗始”六个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第二句“恃”借作“志”(上古二字皆為之部),《甲本释文》已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7_孙鑛
孙鑛云:“‘弗居’,一本作‘不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萬物作焉而不為始’,古本。王弼、杨孚同古本。‘作’者,动也。盖寂然不动、感而遂通者道也。聖人体道而立,物感而後应,故不為始也。萬物之生育运为,皆由于道,而道未尝以為己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8_毕沅
毕沅云:“两‘不處’河上公作‘弗居’,聚珍板王弼注本作‘功成而弗居’,校云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而’字,‘弗’作‘不’。沅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不’。‘不’字為是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作而不為始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