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復守其母’,景福本作‘復知其母’,盖涉上二‘知’字而误。····邢玄‘没’作‘殁’。又此章所云,即二十五章所谓‘周行而不殆’之旨。‘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’,即此章...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3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分二句,非。”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之樸’。”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同此(‘猶兮其貴言哉’)。宋河上、彭、吴、潘、赵写并无‘哉’字。白、臧疏、赵、磻溪、馆本无‘兮’字、‘哉’字。易州、白‘猶’作‘由’,亦无‘兮’、‘哉’二字。成疏曰:...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“其”作“亓”;帛书乙本作“亓至也”,无“之”字。今从甲本。葛玄序文本“至”作“致”,无“之”字,“致”后有“一也”,谓“其致一也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...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人之輕死’,纂微、司马、清源、程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‘以其生生之厚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作‘以其求生之厚’,下无‘也’字。苏、叶只无‘也’字(引者按:作‘以其生生之厚’...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為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者’作‘故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叶‘常’作‘裳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揣而鋭之’,古本作‘而税之’。王弼亦作‘税’。‘長保’,(遂州)碑本作‘長寳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政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正’,古二字通用。”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混’與‘渾’同。御注、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、室町、河上、顾欢、李道纯、范应元各本均作‘渾’。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卷九曰:‘混、渾古声同。’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14_高明
高明云:“‘其脆易泮’一句,‘脆’字有作‘毳’或‘脃’者,‘泮’字有作‘判’、‘伴’、‘破’者,因帛书本残甚,无法校定。从字音字义分析,‘毳’字与‘脆’音近,‘脃’字乃‘脆’之别构...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‘以其无争于万物也,故莫敢與之争。’即本此章而言。王念孙云:‘莫敢本作莫能,此后人依《文子·道原篇》改之也。唯不與万物争,故莫能與之争,所谓柔弱胜刚强...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之。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彭耜本无“夫”字,“賢(简为贤)”后有“於”字,“貴生”后有“也”字,作“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也”;吕惠卿本与之同,唯...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一无'以'、'也'。'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07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此言為人君者,当深藏若虚,容貌若愚。虽有过人之才智,亦必黜之抑之,不以自矜自用。广取群下之才智以為己用,而臻无為而无不為之治。去甚、去奢、去泰,即去健羡、绌聪明之谓也。...
《老子》11_04_校笺_03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器之形,外实而内虚,外有而内无,工虽施于人,妙实合于道,妙在以空為用,以无為中也。”
《老子》35_03_校笺_05_沙少海
沙少海云:“马王堆帛书本《老子》甲、乙本,‘客’假作‘格’。”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邢玄、磻溪、楼正、室町、柰卷、高翻并作‘蔕’。《字林》云:‘蔕、柢音同’,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四引古《老子》亦作‘蔕’(),范说非。又,‘長生久視’为当时通行语。《...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不相□,□德交歸焉”,前句损掩“夫两”和“傷”三字,后句损掩“故”一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仅损前句一“不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...
《老子》16_10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“知常,容”,则《老子》原文,帛书甲、乙本为是。“容”义,依高亨说,释为“聖通”较佳。王弼注:“无所不包通也。”謂深通一切,与此“聖通”义通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能知道之所...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(唯帛书乙本“聖”省写或假作“取”),今从帛书本。《甲、乙本释文》本并皆校改“(huái)”作“懷”,其他诸本皆作“懷”。马叙伦云:“按:‘懷’,当作‘裹’。《...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6_王安石
王安石云:“少者复本,則得矣。多者有為,則惑矣。”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''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',一上有'故',无二'之'。'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作“兮”是,作“乎”则为误也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道淵深不可知,似为萬物之宗祖。”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,唯两“其”字作“亓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乙本仅残留一“用”字,余皆损掩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本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二句,“用”字上有“是故”二字,谓“是故用其...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13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无狎其所居,无厭其所生’,今从傅本。马叙伦说‘··柙、匣均有閉距之义’。乙本‘伸’即为‘狎’或‘柙’字,甲本‘閘’亦有閉距之义。”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'是以聖右介,而不以責於人'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'各本作'是以聖人執左契',此脱'人執'二字,假介為契。契即契约,古以右為上,如秦汉虎符皆右在皇帝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02_傅奕
傅奕云:“‘鍵’,古字作‘闥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’,一本无‘敢’字,古本无‘也’字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