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69页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2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若肖,久矣其細也夫’,一无‘也夫’二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13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无狎其所居,无厭其所生’,今从傅本。马叙伦说‘··柙、匣均有閉距之义’。乙本‘伸’即为‘狎’或‘柙’字,甲本‘閘’亦有閉距之义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'是以聖右介,而不以責於人'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'各本作'是以聖人執左契',此脱'人執'二字,假介為契。契即契约,古以右為上,如秦汉虎符皆右在皇帝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...
03611
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02_傅奕

傅奕云:“‘鍵’,古字作‘闥’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’,马其昶云:‘行妨,妨农事也。’以此可见老子为华夏重农学派之元祖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0_帛书老子甲本释文

《帛书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:“‘阑’,乙本作‘裙’,通行本作‘混’。按‘阑’从束从口,疑即《说文》部首之‘橐(hǔn)’字,在此读為‘棞(hǔn)’,完木未析也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。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’。明皇、陆希声、陈象古较河上、弼多‘天下之交’四字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“猷”,同“猶”,《玉篇·犬部》:“猷,與猶同。”段玉裁《说文注》:“今字分猷谋字犬在右,语助字犬在左,经典绝无此例。”“猷”,原是一种“进退多疑”的野兽之名,引申為进退不...
0367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《说文·子部》无‘孩’字,见《口部》‘咳’字下。《广韵》:‘孩,始生小兒;’‘咳,小兒笑;’同音‘户来切’。《类篇》‘孩与咳同,为小兒笑’。‘孩’、‘咳’本一字,傅、...
0367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彭、张之象‘子孫’下有‘以’字。罗‘祀’作‘祠’,‘輟’作‘餟’。倫谓当从《韩非子》作‘子孫以其祭祀世世不輟’。惟‘其’字当是‘共’字之讹,‘共’当作‘龔’。《说文...
03611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白、彭同此(傅奕本),磻溪无‘故’字、‘矣’字。范‘於’作為’,古音‘於’、‘為’相近。易州无‘故常无欲,可名於小矣,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三句,罗卷无‘故常无欲’四字...
03611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7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我獨泊兮其未兆’,按《永乐大典》无‘獨’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注:“强兵以暴于天下者,物之所恶也,故必不得勝。”
0368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歙歙’,许及反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河上本作‘惔’。顾云:‘许叶反,危惧貌。’简文云:‘河上公作怵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莫如嗇’,‘嗇’,生力反,河上云‘贪也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王弼本注文和王雱本王弼注文谓“莫如,犹莫过也”,可能陆氏据注文,认为王弼本经文作“莫如嗇”。又,宋刊河上公本注...
0357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濁以静,物则得清;安以動,物则得生。此自然之道也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80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安其俗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‘俗’并作‘居’。‘樂其業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‘業’并作‘俗’。”
0358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9_高明

高明云:“今本‘故有道者不處’,帛书甲、乙本同作‘故有欲者弗居’。‘有道者’与‘有欲者’意义相悖,帛书研究组云:‘居,储蓄。此言惡物为人所弃,虽有贪欲之人亦不贮积。’许抗生云:‘疑...
03514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据彭说,则彭见《释文》本作‘誇’字;罗卷、馆本亦作‘盗誇’;寇、赵、磻溪作‘誇’;范作‘牵’;陆(希声)作‘竽’;各本作‘夸’;集唐‘盗夸’乙转,疑误。成疏云:‘且矜且...
03510
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12_苏辙

苏辙云:“古之达人,驚寵如驚辱,知寵之為辱先也,貴身如貴大患,知身之為患本也。是以遗寵而辱不及,忘身而患不至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14_02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希,简少也。【道】体非宫、商,不可以耳根聽,故曰‘希’也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今本唯有敦煌庚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二“於”下有“其”字,同帛书释文本(按所损缺字数,帛书甲、乙本皆当有“其”字),而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引两“於”字作“其”,尚可说明西汉初《...
0357
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无‘則’字,王弼无‘矣’字。”按:道藏河上本有“則”字,宋刊河上本則无“則”字。
035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枉’,音往。”
03515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0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自知以明言,乃本明也,猶上水之湛然也。《庄子·天道篇》有曰:‘水静则明燭须眉,平中准,大匠取法焉。水静猶明,而况精神。聖人之心静乎,天地之鉴也,万物之镜也。’”
03512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本无‘若驚’二字。唐写卷子残本、易州作‘何謂寵辱’。范、彭、臧疏、赵、吴并作‘何謂寵辱’。磻溪及《文选·在怀县作诗》注引作‘何謂寵辱’。成疏曰:‘何者為得寵心驚喜,...
03511
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5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‘有’即‘域’字之假文也。‘有’通作‘或’;‘或’即古‘域’字(《说文》‘或’重文作‘域’)。《诗经·商颂·烈祖》:‘奄有九有。’毛传:‘九有,九州也。’(《中论·法象...
03510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飄風,狂疾之風也。驟雨,暴急之雨也。夫風者所以散物,雨者所以润物,若狂疾暴急,則害物而不久。以况言教所以诠理,若执滞教,则无由悟了,必失道而生迷。故風雨不可飘骤,言教...
03511

《老子》45_音韵_03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“‘弊’,叶韵作‘鳖’。”
03513

《老子》07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私”字损掩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想尔本、索洞玄本、遂州本、成玄英本“私”作“尸”,全句作“故能成其尸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同帛书乙本。
035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