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7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百谷王’,各本‘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‘以其善下之’,河上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6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易、马、高所说极是。今帛书出,可见后人窜改之迹,非但不待魏晋,且复早於汉初,盖自帛书已经有人染指了。不过帛书中尚未见‘知其榮’句,而重见‘知其白’句,其為战国末以至秦汉...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孙诒让、易顺鼎之说是。作“揣”是。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三“揣”字,引古《老子》作,傅奕本、高翻本作“”,即古“揣”字。《说文》云“揣”,“一曰捶之”,即捶击之义也;王弼注谓...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彭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潘、易州‘民’作‘人’。成疏曰:‘百姓无待教令而自太平。’是成亦作‘民’。伦谓‘人’字,唐避太宗讳改也。‘之令’盖‘之合’之讹,譣义‘合’字是...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幾’是也,且与《周易》义相合。《易·系》言:‘极深研幾;’言‘知幾其神,幾者动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。’郑康成注:‘幾,微也。’与傅云正合。马叙伦謂草书‘幾’字似草书‘...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何’作‘奚’。”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,□我貴矣”,前句全损,后句损一“則(简作则)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皆已校补;帛书乙本前句无“我”字,后句同此。按:甲本前句所损之字数,当为四个字,严遵本等...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虽然“渝”、“輸”、“愉”、“媮”古通(上古四字皆在侯部),但《老子》当作“渝”,不当与前文“媮”等重复。 又,刘师培云:“上文言‘廣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’,此与并文,疑‘真...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13_严灵峰
严灵峰云:“言其虚怀若谷,宽大而能容物也。” 又,以上七句,皆喻“善為道者”之仪态。王弼注云:“凡此诸‘若’,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。”陈景元云:“豫,猶豫也。言有道之士顺从自然...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侯王无以為貞而貴高,將恐蹙’,一作‘侯王无以貴高,將恐蹙’。‘蹙’音厥,仆也。”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6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道者虚极之神宗,一者冲和之精气,生者动出也。言道动出和气,以生于物,然应化之理由自未足,更生阳气,积阳气以就一,故谓之二也。”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其出彌遠’,‘彌’,古本作‘镾’,下同。《韩非子》‘遠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严、彭、高翻、吴勉学本无‘以此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应有“則恒无欲也”一句。本篇是论“道”的特性、功能的,所以上句言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”,此句自然以“則”(通行本作“故”,“則”猶“故”,申事之词也,详见《古书虚...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“梡”作“患”。今从甲本。许抗生、高明校订本同乙本,作“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也”,培真校订文同甲本。其他诸本皆无“有身”后“也”字。想尔本、顾欢本、景龙...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進道若退’,御注‘退’作‘逻’。傅奕、彭耜、林希逸、赵孟頫此句在‘夷道若類’句下。‘類’字,《释文》、河上、敦煌、景福、柰卷、顾欢并同,傅、范本作‘纇’。按:纇、類古...
《老子》50_01_校笺_04_梁启雄
梁启雄云:“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‘古之真人不知说(悦)生,不知恶死,其出不诉,其入不距’;亦以生为‘出’,以死为‘入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当有发语词“夫”,以承上问,并提示下语,表示议论开始。无“夫”字者,盖因上衍“以此”这样的回答提示语,则去之也。“镾”,则为“彌(今简为弥)”之异体(《说文·長部》:“镾,...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天下難事必作於易’,敦煌庚本‘下’下有‘之’字。锡昌按: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天下難事必作於易,大事必作於細。’是荣无下‘天下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善用仁者為下’,各本‘仁’作‘人’。御注、王弼作‘為之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'以其无以易之也'为是,傅奕本《德经古本篇》正与此同。劳健谓'不宜作两'以'字',则非是。今帛书乙本即有两'以'字。如训'易'为'慢易'(或训为'交易'、'轻易'),则与上下文义...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甲本句首无“故”(或“夫”或“凡”),乙本有一字迹不清的改写字,不便断定是何字,故“故物”说、“夫物”说,真是“公、婆皆有理”,但尚无法确定“物”前之字,只好暂从帛书甲本。...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8_奚侗
奚侗云:“‘祥’当训眚。《周易》:‘复有災眚;’子夏《传》:‘妖祥曰眚;’是‘祥’有眚谊。災眚连语,眚亦災也。《庄子·德充符篇》:‘常因自然而不益生。’盖以生不可益,益之则反乎自然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9_刘韶军
刘韶军云:“‘是以’句,明太祖本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唐玄宗注疏本、宋徽宗本、清世祖本三家作‘是以聖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故曰:禍兮福之所倚,以成其功也。··故曰:福兮禍之所伏。’玩上下文义,‘以成其功也’五字实为《韩非子》补足《老子》之语,非《老子》原文也。刘说...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莫’作‘能’。”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鎮以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黄、程并‘镇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7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按:‘敦若朴’,‘朴’八见,惟‘镇之’句,御注作‘樸’,馀作‘撲’。严于‘朴’、‘朴虽小’、‘之朴’三条,校樸、撲字赘漏。按木旁隶字多借手,唐人行押更无一定,当著此最后...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7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四三二引‘我’作‘吾’。”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故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’,‘加’下一有‘則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