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82页
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2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‘其安易持也,其未兆易謀也’,《德经》皆无两‘也’字。”
03314

《老子》16_10_校笺_07_顾欢

顾欢本御注:“知守真常之道,则必竟虚静如容谷,无不含容也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8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二句言善為君者,慎於事先,故无敗失。若变至而图之,则多敗;已危而持之,则多失。‘為之於未有’,乃就上文‘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謀’而言;‘治之於未亂’,乃就上文‘其脆易泮...
0558

《老子》16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謂:篤、復韵(幽部),芸、根韵(文部),静、命韵(耕部),常、明、凶、容、公、王韵(阳东通韵,明音芒;凶叶虚王反,容叶音王,公叶音光),道、久、殆韵(之幽通韵,道叶徒...
07214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几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也,□无敗□;无執也,故无失也”,首句“也”前损掩“聖人无為”四字,“无敗”前损“故”字,“无敗”后损“也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...
05910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‘親’、‘譽’谊近,故连言之。傅本重‘其次’二字,则将‘親’、‘譽’二字分为道德衰降之二个阶级,似非是。‘其次’,謂世道下降,次于上言者也。此謂其次之世,人君亟亟以...
02711

《老子》64_13_校笺_05_吴澄

吴澄云:“此言聖人之欲,以不欲為欲。難得之貨,人所欲者,不貴重之,是不欲人之所欲也。故曰‘欲不欲’。”按:“欲不欲”,欲人之所不欲,想望人之所不想的;欲人之所不欲,則不欲人之所欲。...
0527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信不足’,河上、王弼‘足’下有‘焉’字。‘有不信’,王弼‘信’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64_音韵_08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持、謀,之部。判、散、亂,元部。木,明纽屋部;末,明纽月部,双声為韵。土、下,鱼部。敗,月部;失,质部,月质合韵。為,歌部;敗,月部,歌月通韵;失,质部,月质合韵。事、之...
0355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百姓皆謂我自然’。”
0495
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5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《文子》引作‘德’,则‘福’字乃后人所改。”(转引自马叙伦《老子校诂》卷第四)
03011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焉’字。”
0245

《老子》65_08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然後’二字,景龙本、敦煌庚本、敦煌壬本无。‘乃至’下敦煌庚本有‘於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河北省易县存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有“然後”二字。朱谦之、高明等人校释景龙碑...
02714
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善下’,‘下’,遐嫁反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絶聖棄知,民利百倍’,古本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10_王雱

王雱云:“聖人岂计利而為此哉?亦德而已矣。德下之,则形上矣;德後之,则形先矣,故常為天下贵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景福二本均无‘以’字。”
04015

《老子》66_音韵_03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王、王,阳部。民、民,真部。之、之,之部。害,月部;猒,谈部,月谈通韵。争、争,耕部。
03512

《老子》19_音韵_03_水海

水海按:“絶聖棄知,而民利百倍。絶仁棄義,而民復孝兹。絶巧棄利,盗賊无有。”知【tǐe】,支部;倍【be】,之部;支部【e】和之部【e】皆属阴声韵,其主要元音相近,可以旁转,故支之合韵,...
04614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云:“舟輿、甲兵,非一人所可独用,谓什伯之器也。无所乘、无所陳,不用也。无所往,则无用乎舟輿;无所争,则无用乎甲兵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7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本作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;’正与傅奕本同。注云:‘唯阿美惡,相去何若?’是其证也。今本作‘若何’,非王本之旧。”
0558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文选·魏都赋注》作‘甘其食,美其服,樂其俗,安其居,鄰國相望,鷄犬之聲相聞,人至老死不相与往來。’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鷄狗之聲相聞……使民至老不相往來。’是成‘民...
05814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享’,李‘享’与‘饗’同。陆音烹,今不取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81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愈’,音與。”
05212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7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我獨泊兮其未兆’,按《永乐大典》无‘獨’字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天下皆謂吾大,似不肖’。卷子、馆本、成疏‘謂’作‘以’。··馆本、易州无‘似’字,下同。柰卷‘似’下误多‘倾’字。‘肖’字诸家同,卷子成疏作‘笑’。”
0387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6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,‘乘乘’一作‘儽儽’。‘乘乘’,不住著於物之意。‘无所歸’者,性本无所歸也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1_劳健

劳健云:“按:‘寳’、‘保’二字,古文近同,互通,二‘寳’字为韵,‘寳’字宜在下。”
0857
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我愚人之心也哉’,开元无‘也哉’二字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器’,物也;物即万物也,解见二十八章。‘器長’,万物之長,即指人君而言,二十八章所谓‘官長’也。此言圣人儉嗇无事则民自富,故能廣而不匮。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万物之長,...
04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