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86页
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各本作‘大國者下流,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’。今据帛书甲本写正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神不傷人,聖人亦不傷人;聖人不傷人,神亦不傷人,故曰‘两不相傷’也。神聖合道,交歸之(道)也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6_高亨

高亨云:“此句当作‘治大國若居下流’。转写捝‘治’字‘若’字,而‘居’字又讹为‘者’字也。河上注:‘治大國当如居下流’,是河上本原作‘治大國若居下流’,其证一也。王注:‘江海居大而...
0448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两’者,谓聖与神也。夫民,國之本,亦神之主。若鬼神傷民,则害國之本;聖人伤民,则匮神之主。今两不相害,故德交歸,岂唯神聖独丰,抑亦兆民咸赖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高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大邦者下流也”。据日本东条一堂《老子王注标识》本王弼注经文云:“江海居大而处下,则百川流之;大國居大而处下,则天下流之,故曰:‘大國者下流也。’...
0485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、张嗣成作‘聖人亦不傷’。譣河上注曰:‘聖人在位,不傷害人。’是河上有‘人’字,宋刊脱‘人’字耳。”
05311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9_陶鸿庆

陶鸿庆云:“‘非其’二字,盖涉上文‘非其鬼不神’而误衍也。王注云:‘道洽,则神不傷人;神不傷人,则不知神之为神。道洽,则聖人亦不傷人;聖人不傷人,则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犹云不知神之为...
03410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本章言不傷人,以鬼神为客,以聖人为主。弼注以‘神’、‘聖’对举并称,一若不分轻重,此非老子之本义也。‘其神不傷人’上有‘非其’二字,正所以表明其本意重在下句之聖人也。陶...
0269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陶鸿庆说非是。陶据张之象王本注所谓《老子》无“非其”二字,而道藏王弼本、道藏集注本王弼注文皆出现“非独”二字,正与经文“非其神不傷人”之“非”相吻合。又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...
03710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道洽则神不傷人。神不傷人,则不知神之为神。道洽,则聖人亦不傷人,聖人不傷人,则亦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犹云非独不知神之为神,亦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夫恃威网以使物者,治之衰也。...
03314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所言神不傷人者,岂但神灵无效,而不能傷害于人?而聖人以道临人,无为不扰,百姓自正,故云聖人以道莅天下尔,将欲发明聖德,故重云亦不傷人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4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夫聖人以道莅天下,不以苛政苦民,不以虐政扰民,不以暴政害民,不以严刑峻法威天下,不以多事多役困天下,则自上下咸歸于道,咸安于无事,而和气致祥。”
0557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不相□,□德交歸焉”,前句损掩“夫两”和“傷”三字,后句损掩“故”一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仅损前句一“不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...
0366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2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御注‘故德交歸焉’,严举‘焉’字,失校‘德’字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3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本、敦煌辛本均作‘故得交歸’。”
02613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云:“诸本作‘亦’字,唯张系(天)师及陆先生本作‘之’字。然‘之’、‘亦’二字相似,故误作‘亦’字,今用‘之’为是。言非此鬼之不傷物,但为聖人以道莅天下,能制伏邪恶,故鬼不复...
0688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卷子成疏‘德’作‘得’。臧疏、馆本、易州无‘焉’字。《后汉书·荀悦传》注引‘焉’作‘也’。”水海按:又据顾本成疏:“‘两’,谓鬼处于阴,人处于阳,幽显得所不相傷害...
0386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,一作‘傷人’。以下‘德交归焉’观之,作‘之’为是,‘之’指神而言也。”又云: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,韩作‘不傷民’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5_王卡

王卡云:“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‘德’作‘得’。”
0296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无‘非其神不傷人’一句。林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交”,皆也(吴澄注)。“焉”,兼词,同“于之”,相当于今语“在他(民人)”。此“焉”字不能少。此二句言:聖人以道临天下不傷人,一切神鬼敛迹,不敢为患傷人,因此天下相安无事...
0507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5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‘其神不傷人’,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此无‘人’字。又‘聖人亦不傷人’句,‘人’字作‘民’,盖古本作‘民’,唐避讳改为‘人’,河上本‘人’作‘之’,非是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7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鬼与聖人俱两不相傷也。夫两不相傷,则人得治于阳,鬼得治于阴;人得全其性命,鬼得保其精神,故德交歸焉。”
03912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6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傅本及今《德经》‘民’皆作‘人’。按:《韩非子》自作‘民’。”
04410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7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‘故曰:聖人亦不傷民’,‘聖人’上当有‘非其神不傷人’句,惟赵孟頫本无,疑刊本书者从误本《老子》删之也,河上公、王弼、傅本并有。”
03213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,惟“其”皆作“亓”。今从帛书本。道藏河上公本在“非其神不傷人”前有一“人”字,疑误脱“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傷”九字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张榜本、凌瀛初本、道藏...
0256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不傷民’,司马、苏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三句‘民’字并作‘人’。”
05212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傷民’,下二句亦然。”
04615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4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无上、下两‘也’字。藏本‘傷’下有‘人’字,是也,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有。”
02713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道藏河上公本二句无。”
05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