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骨弱筋柔而握固’,与今本合。乙本作‘骨筋弱柔而握固’,盖传写者误倒二字矣。”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敦煌、英伦诸本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,景福本作‘莫敢’,又均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当作“搏”也。“槫”、“專”乃“搏”之借字(三字皆为元部,故可通假)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》之《十阵篇》有“員陳者,所以槫也”句,影本注释云:“槫,读为專或團。...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嗄’,河上、柰卷作‘啞’,傅作‘歎’,严作‘嚘’。按: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‘儿子終日嘷而嗌不嗄,和之至也;’《释文》:‘嘷’本又作‘號’,‘嗄’本又作‘嚘’。古抄卷子本...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人莫之令,而自均’,李:‘令,力政切,敬命也。’司马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”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5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‘天門’者,自然之門也。自然生太极,太极生天地,天地生阴阳,阴阳生万物,(万物)死,万物生死由之而往来,故谓之‘天門’。‘開’谓散施,‘闔’谓歙敛。開则生成,闔则衰灭。...
《老子》55_09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壯’,馆本作‘压’。‘則’,宋河上作‘將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5_俞樾
俞樾云:“按唐景龙碑无‘可以’二字,是也。王注曰:‘知止所以不殆也;’盖加‘所以’二字以足句,而写着误入正文,故今河上公作‘知之所以不殆’。此作‘可以’者,又‘所以’之误矣。”
《老子》10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離、兒、疵、為、疵(雌)、知韵(歌支通韵,离叶音黎,為叶音惟。)水海按:江氏“雌”误作“疵”。江氏又谓:有、恃、宰韵(之部,宰音梓)。姚文田谓:離、兒、疵、知、雌...
《老子》56_03_校笺_02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塵’,甲本作‘整’,乙本作‘星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塵’。‘整’、‘星’皆应读作‘塵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名、臣、賓、均、名韵(耕真通韵),有、止、殆、海韵(之部)。奚侗谓:臣、賓、均为韵,有止、止、殆、海为韵。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埏’,纂微、司马并作‘挻’,和也。‘埴’,陆:市力切。”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9_古棣
古棣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‘亦’字,河上公古本(指王羲之本)、王弼本及其他通行本皆无‘亦’字。按:《老子》是诗,以诗求之,‘亦’字不应有,无‘亦’不害其义,有之于诗而言则为赘词。”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罗卷无‘者’字、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1_07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當有“故”字,因為最后两句是本章的结语。二“之”字亦非衍文,由帛书本可证。他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等古本皆有此二“之”字。 又,...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正’字,傅奕、陈碧虚并云‘古本作政’。然‘政’者,正也,义通。”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1_严復
严復云:“志士界说,在此。唯强行者为有志,亦唯有志者能强行。德哲噶尔第曰:‘所谓豪杰者,其心中常有一他人所謂断做不到者。’凡此,皆有志者也。”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田獵’,《永乐大典》本作‘畋’,《道藏》本作‘田’。‘田’假借为‘畋’,《说文》段注‘田即畋字’。《易经·师》‘田有禽’;《周礼·田仆》‘以田、以鄙’,注‘獵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11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按:河上、王弼本均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’。帛书乙本作‘吾何以知其然也哉?”无‘以此’二字。严、彭诸本亦无此二字,盖原文也,今据帛书删正。‘吾何以知其然也哉?’乃用反...
《老子》33_音韵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‘自見之謂明,自勝之謂强。’不见今本,疑即此文‘自知者明,自勝者强’也。···‘自知者明,自勝者强’,‘明’、‘强’为韵,与下文以‘富’、‘志’、‘久...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高本汉《老子韵考》所据本无‘是以聖人’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民多技巧,奇物滋起’,河上公古本如此,今河上公本‘技’作‘伎’,乃‘技’的异体。有的传本,‘民’字作‘人’,王弼本亦作‘人’。王注‘民多智慧,则巧伪生’,据注可知王弼本...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‘不有’二字见二章、十章、五十一章,可知二字為《老子》习用之词。‘功成不名有’,当作‘功成而不有’,易顺鼎说是也。”
《老子》12_音韵_11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盲、狂、方、爽,阳部;聾,东部,东阳合韵。治,之部;目,觉部;之觉合韵。彼,歌部;此,支部;歌支合韵。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明道藏河上公本下又有‘我无情而民自清’句,考诸本皆无之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萬物歸焉而不知主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作‘萬物歸之不為主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程并无‘矣’字,陈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寵為下’,陈碧虚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其正察察,其邦夬央”,“正”为“政”之假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为“政”;“央”为“狭(kuài)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见纽月部)或省写,《甲本释文》校为“缺”,许抗生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河上、景龙、敦煌、御注、景福、英伦诸本均作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3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作‘以吾有身也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