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“母”是道,“子”是天下萬物。道是天下萬物之始。既得到萬母之母,又知萬物乃道之所生,进而守道以存萬物,崇本而举末,则可终身不危殆矣。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脱“既知其子”一句,下两句同。帛书乙本仅“殆”作“怡(ǎi,《广韵》夷在切,上古影纽之部)”,為“殆”的假借(二字上古皆为之部);它文全同。今两本互校,得此三句。景...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殁身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‘殁’作‘没’。”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、彭、柰卷作‘殁’。成疏曰:‘歸本则殁身不殆’;是成玄英亦作‘殁’。”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復守其母’,景福本作‘復知其母’,盖涉上二‘知’字而误。····邢玄‘没’作‘殁’。又此章所云,即二十五章所谓‘周行而不殆’之旨。‘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’,即此章...
《老子》51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畜、育、熟、覆韵(幽部),有、恃、宰韵(之部)。武内义雄谓:有、恃、宰、德韵。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2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’。或云‘既知其母,復知其子’,二句皆非。”
《老子》51_音韵_02_邓廷桢
邓廷桢云:“有、恃、宰皆之、咍部字,德则之、咍部之入声也。”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又知其子’,河上作‘復知’,王弼、高翻作‘以知’。”
《老子》51_音韵_03_姚文田
姚文田谓:生、形、成韵(十青平声),畜、育、毒、覆韵(七匊入声),蓋“成之熟之”一作“亭之毒之”。熟、毒韵同,《列子·黄帝篇》:“与汝游者,莫汝告也;彼所小言,尽人毒也;莫觉莫悟,...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得’作‘知’,‘知’作‘生’。苏、吕‘以’作‘復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《道德真经注》经文作“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”。不知张氏据何本谓“苏‘得’作‘知’,‘知’作‘生’”矣。
《老子》51_音韵_04_水海
水海按:“道生之,而德畜之;物形之,而器成之。”生、形、成为韵,三字皆属耕部。三个“之”字为虚字脚,此称为“富韵”。“是以萬物莫不尊道,而貴德”,道【deu】,幽部;德【t*ek】,职部...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臧疏、柰卷、易州及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‘得’作‘知’;易州、臧疏‘以’作‘又’,柰卷‘以’作‘復’。成疏曰:‘既知道是我母,即知我是道子。’是成玄英‘得’亦作‘知’...
《老子》51_音韵_05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生、形、成,耕部。道,幽部,德,职部,职幽合韵。尊,文部,贵,物部,文物通韵,然,元部,元物合韵。生,耕部,長,阳部,耕阳合韵,亭,耕部,養,阳部,耕阳合韵,覆,觉部,觉...
《老子》51_今译
“道”使万物生长,而“德”使万物蓄养;体质构成万物的形状,而器型完成万物的品类。因此,万物尊重“道”而珍贵“德”。“道”被尊重,“德”被珍贵,并没有谁给它安排爵位,而它是永恒自然而...
《老子》51_述评
这一章节集中地讲了“道”生养万物的主旨。 万物的产生和发展,其过程是:第一阶段,它由宇宙本体“道”转化和生成,即所谓“道生之”。第二阶段,它产生后,德又赋予其本性,维持它的存在及繁...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本。傅奕本“以為”前有“可”字,谓“天下有始,可以為天下母”。其他诸本皆无“可”字,同帛书本。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及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并无‘可’字,是。河上注曰:‘始,道也,道為天下萬物母也。’成疏曰:‘始道本;母,道迹也。夫玄道妙本,大智慧源,超绝名言,离诸色象,天下萬...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3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道藏王弼《道德真经注》于此经文下有注云:‘善思之,则善养畜之矣;故天下有始,则可以為天下母矣。’道藏《道德真经集注》”引弼注亦有。今注脱去。观注,王本以上有‘可’字,...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傅奕本作‘可以為天下母’,诸本无‘可’字,惟道藏王本此句下注‘善始之,则善养畜之矣,故天下有始,则可以為天下母矣’。《道藏·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与藏本同,殿本误脱此二十...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5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‘天下’,当作‘天地’。‘下’字涉下句‘以為天下母’而讹。此言‘天地有始,以為天下母’。若作‘天下始’,殊為不词。”(于氏并引二十五章作证)张松如云:“按:二十五章云:...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无“可”字,蒋锡昌说非是。王弼注文,由于行文关系而加“则可”,并非引经文。若说“可”字為《老子》故文,“则”字岂不亦為故文?即使王弼所据本有“可”字,亦不能断定...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7_吴澄
吴澄云:“‘始’,道也;‘母’,德也。有此天地之始,以為此萬物之母也。”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8_明太祖
明太祖云:“始乃本根也。初也;母乃生物之祖。经云天下始、天下母,夫何故?大哉,道之机,其始其母,本虚又实,是以其萬物由此而出焉。云始、母,人能知大道,能如是生生不绝,则常守其大道。...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懸得亓母,以知亓□”,“既”作“愍”,当为“既”的假借字,《甲本释文》即校为“既”;后句损掩一“子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敦煌唐写本S...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7_劳健
劳健云:“《说文》‘畜,田畜也’,又古文‘从田从兹,兹,益也’。‘蓄,积也,从艸,畜声。’二字义本相近。经典通‘畜’字,如《周易》‘小畜大畜’,《释文》并云:‘本又作蓄’,是也。”...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8_奚侗
奚侗云:“‘亭之,毒之’,谓安之定之也。《说文》:‘亭,民所安定也。’引申有安定谊。《文选》谢灵运《初去郡诗》注引《仓颉篇》:‘亭,定也。’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毒,安也。’他本‘亭’...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成疏曰:‘成,熟者,谓以玄上妙法饰莹物心。’是成亦作‘成’、‘熟’。··《老子》本作‘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長之养之,亭之毒之,蓋之覆之’。观陆不出‘養’字,而‘毒’字下注...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‘亭之,毒之’,河上本作‘成之,熟之’,古本多与河上本同。按:‘亭’,当读为‘成’。‘毒’,当读为‘熟’。皆音同通用。”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一章王注:‘及其有形有名之时,则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,为其母也。’‘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’,全引此章经文,可证《老子》古本如此。诸本‘亭之毒之’,作‘成之熟之’,非是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