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23页
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、乙本作‘以俞甘浴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以降甘露’。今据改。”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以俞甘洛”,许氏误记。
04115

《老子》79_今译

和解了大的怨恨,必定还有怨恨遗留下来,怎么能认为这样做就妥善了呢?因此,'圣人'虽然拿着左半边的债务契约,但是他不以此索求于负债人。所以,有德之人,只经管保存着债权契约(而不向负债人...
05210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’。王弼亦作‘凡’,馀与河上同。《庄子》作‘萬物云云,各復其根’。《说文解字》有‘物数纷酝’之言,是奕用正字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61_今译

大国的态度,就像是江海处于下流那样谦下;就像天下之母那样,处于雌柔的根本地位;就像江海那样,处于众流归附之地。雌柔的常常以沉静胜过雄强的;因为她沉静,所以最适宜处下。因此,大国用对...
03413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慈以戰則勝’,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慈於戰則勝’。‘陳’,依义当作‘敶’字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王弼注云:“夫慈以陳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;”又注:“相慜而不...
0549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久矣其細也夫’,馆本作‘久其小’。成作‘救其小’。柰卷‘矣’下误多‘久’字。宋河上无‘也’字,‘夫’字属下读。罗卷、赵、磻无‘夫’字。赵写‘也’作‘矣’。”
0357
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4_严灵峰

严灵峰云:“此两‘智’字,原俱作‘知’;似当读去声,作‘智慧’之‘智’。陆德明《释文》云:‘知者,或并音智。’·····河上公注‘智者不言’句云:‘知者贵行不贵言也。’王注云:‘因...
0368
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6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其’、‘幾’古通,见王氏《经传释词》。此‘幾’借为近,‘其成’,即‘幾成’也。傅、范作‘其幾成’,此‘其’字作代词,是后世演化出来的用法。龙兴碑及赵至坚本‘民’作‘人...
0546

《老子》81_03_校笺_08_水海

按:高明等人说是。“多”,谓多積也。此两句言:善良的人不多積(财货),多積(财货)的人不善良。因多積者心贪狠也,故言不善。
04314
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柰卷、室町、顾欢作‘害’,遂州、磻溪、楼正及武内敦本作‘穢’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此,乾道本作‘穢’,道藏本作‘劌’。顾广圻云:‘藏本乃以他本《老子》改耳,《韩非子》...
05610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13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柢,木根也。’盖根、柢二字对言则别,混言则通也。‘視’读为窴,窴,置也,立也。視、窴古通用。《诗经·鹿鸣》:‘視民不恌。’郑笺:‘視,古示字也。’《仪礼·...
03013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2_顾炎武

顾炎武云:“樸,古音普木反。《老子》:‘兮其若樸,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。’‘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,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’‘知其荣,守其辱,為天下谷;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復...
06110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第二句“其上”后“之”字无,并损掩“有以為”后“也”字,其他文字同。帛书乙本第一句“姓”假作“生”(“姓”、“生”同属耕部,可假),第三句损掩“是”字,其他文字同。...
02715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大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無’作‘不’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21_陈柱

陈柱云:“老子所尚之‘柔弱’,盖謂其能变动者,其所贱之坚强,剛謂其不能变动者耳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9_王引之

王引之云:“‘於’犹‘為’也(此‘為’字读去声)。《老子》曰:‘故貴以身為天下,若可寄天下;愛以身為天下,若可託天下。’‘於天下’即‘為天下’也。”
02414

《老子》74_今译

如果人民总是接近于不畏惧死亡,(那么,)为什么还要用刑杀来恐吓他们呢?假使人民总是接近于畏惧死亡,而有犯律搞邪道的人,“我”将把他们捕得而杀掉,谁还敢以身试法呢?如果人民总是接近于...
03310
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4_宇惠

宇惠云:“《战国策·齐策》‘高以’上,有‘雖’字。”
0257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10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鎮之以无名之樸,夫亦將无欲’,‘鎮之以’三字据帛书甲、乙本补。今各本脱去,而语意不完,且不可解矣。‘夫’犹彼也,言人君能守斯道,清静寡欲以鎮天下,天下之人亦將歸于无欲...
05215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德者,道用之名也,谓其功用被物,物有所得,故谓之德尔。谓体悟之人,顺事於道,岂唯自能了出,抑亦功济苍生。苍生被其德,德者忘其功,凡所施為,同於道用,故云‘德者,同於德...
03113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7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知其白,守其辱,為天下谷;為天下谷,恒德乃足。恒德乃足,復歸於樸。’此数句均在‘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’云云之前,与今本异。从知此段,经传写而滋错乱...
09910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儼若容’,纂微、曹、达真‘容’并作‘客’。司马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’,司马‘厚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914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10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:‘歔’本字当作‘嘘’。下文‘或强或羸’,‘强’与‘羸’反,则‘嘘’亦与‘吹’反。《玉篇·口部》:‘嘘’、‘吹’二字相通。即本《老子》。又引《声类》云:‘出气急曰吹,...
04013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2_郑良树

郑良树云:“帛书《老子》作‘夫兵者,不祥之器’,根本就没有‘佳’字;大概古本《老子》一本作‘夫兵者’,一本作‘隹兵者’,‘夫’与‘隹’皆虚字助辞(隹,今作‘唯’),其后‘隹’改作‘...
03912

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6_陆希声

陆希声云:“人道則不然,損其不足之民而奉有餘之君。孰能法天之道以為人道,損己之有餘以奉天下之不足,其唯有道者乎!”(参见焦竑《老子翼》引陆希声注)宋常星云:“人之道,却與天道相反。...
03215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6_想尔注

想尔本注云:“道气微弱,故久在无所不伏。水法道柔弱,故能消穿崖石。道人当法之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之根’,按:易州无二‘之’字和‘是謂’二字。各本无‘地’下‘之’字。磻溪作‘是謂天地根’。唐写同此。” 又,薛蕙云:“《老子》书大抵用韵,故其遣词多...
03215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呴’,陆、王弼作‘歔’。一作‘嘘’。古本作‘噤’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,古本‘勝’上有‘之’。”
02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