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47页
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按:‘見’、‘导’谊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‘踰年历岁,未得一城;’《战国策·赵策》‘得’作‘見’,可证。《说文》:‘导,取也。’‘見素’与‘抱樸’,‘少私’与‘寡欲’,...
0445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有車周无所乘之,有甲兵无所陳□”,前句“舟”,音假为“周”(上古二字皆为章纽幽部),后句“之”字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前句作“又周車无所乘之”,“有”通...
0515
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9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以前后文例之,不当有‘而’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3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忽若晦’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3_苏辙

苏辙云:“主,造事者也;客,应敌者也。進者,有意于争者也;退者,无意于争者也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9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作‘忽兮恍,其中有象’)。”
0405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胃侯王毋已貴□□□□□”,损缺“以高將恐蹶”五个字。乙本把“蹶”假作“欮”,其他文字同此。傅奕本“侯王”作“王侯”,“毋已貴以高”作“无以為貞而貴高”,“蹶”作“...
0535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之说甚是。“希”,罕,少、寡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希,罕也。”《集韵·微韵》:“希,寡也。”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“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”,皇侃义疏:“希,少也。”《文选·曹植...
0525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4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罪莫大於可欲’,一无此句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27_音韵_07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迹、適,锡部;,铎部,锡铎合韵。啓,脂部;解,锡部,脂锡合韵。人、人,真部。財,之部;明,阳部,之阳合韵。師、資、師、資、迷,脂部。
0395
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张嗣成‘民’作‘心’。‘常使民无知无欲’,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及《治要》引同此。成疏曰:‘知者,分别之名;欲者,贪求之目。言聖人常以空惠利益苍生,令倒置之徒,息分...
025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以上三说均是。‘不可為也’下,当增‘不可執也’一句。按:《老子》‘器’字,用為万物之代名。二十八章:‘樸散則為器;’言樸散則為万物也。六十七章:‘故能成器长;’言故...
0275
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4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《牟子·理惑论》引无‘歸’字。‘歸’字疑衍,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復,返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‘復,还也。’復其名,谓收回其明也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。乙本作“□□盗□”,“盗”字前损掩“是謂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;句末一字,仅残存右部“木”旁,或是从木于声之字,或是“李”字之坏写。今从《韩非子·解老》校补...
0295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不拔’,皮八反,顾云‘私’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3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兵者不祥之器’,按:自此句至‘言以喪禮處之’,似有注语杂入,但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经文,今仍从之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,古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‘樂’,去声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含德之厚者,比於赤子也。’傅奕与古本同。”是知范氏所见傅奕本无“比”后之“之”字。
0305
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天’乃字误。宋刊河上本、室町本皆然。毕沅曰:‘河上公作天亦將知止;’知其误已久。广明本‘夫’字稍缺,吴云亦误校为‘天’,云:‘天,傅本作夫,易州本亦作夫。’不知‘天...
0505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2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儼兮其若客’,王本‘客’误作‘容’,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客’,與河上本合,不误也。‘客’字与下文‘釋’、‘樸’、‘谷’、‘濁’等字為韵,尤可证已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夫两者各得其所欲,大者宜為下’,一无‘夫’字;‘大’上一有‘故’字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此句是承上句所言,不当有“使”字。“相”,范围副词,互相,指施事者的动作行为交互涉及双方,古汉语只用一个“相”字表示。“相與”,亦为范围副词,共同、一块,指施事者的动作行为...
0465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8_姚鼐

姚鼐云:“‘乘乘兮’,‘儽儽’入韵,王本是。”
0465
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严遵《指归》云:“夫禮之為事也,中外相违,華盛而实毁,末隆而本衰。禮薄于忠,权轻于威,信不及義,德不逮仁。為治之末,為亂之元,诈伪所起,忿争所因。故制禮作乐,改正易服,进退...
0255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主’,范同此,各本作‘君’。成疏曰:‘君,天子也。’臧疏引顾欢曰:‘君,主也。’是顾、成亦作‘君’。臧疏引蔡子晃曰:‘事以无事为主。’则蔡作‘主’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彊’,或作‘强’。《谷神子》无二‘也’字,下并同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43_音韵_01_江有诰

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高本汉、奚侗谓:堅、間为韵。
0285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09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吾不知其名,故强字之曰道’,傅奕本如此,傅本‘强’作‘彊’,古本一字,从通行本。通行本和帛书甲本、乙本作‘字之曰道’,无‘强’字。按:傅奕本符合《老子》原貌。第一章说‘...
0825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275
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10_魏源

魏源云:“人与三才参其大,惟其同法乎道故也。末四语以人法為主,盖人性之大,与天地参。前章言‘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’,是王者,人道之尽而与天地同者也。言王者何以全其...
03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