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53页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功成名遂者,谓退身隐行,行自然也;’则成亦作‘功成名遂身退’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正义引作‘功遂而身退’,较王本多一‘而’字,盖系引者自增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作‘故常无欲,可名於小矣(范本‘於’作‘為’),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共十七字。敦煌本、遂州本、顾欢本无‘常无欲’三字,余各本与河、王本略同(诸河、王本‘歸之’作...
04212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若使民常畏死,而為奇者···’,譣谊‘常’下当据敦煌辛本增一‘不’字。盖既常畏死,即不敢為奇;惟其常不畏死,故敢為奇也。”
0396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5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甲本和乙本有两‘也’字。两‘也’字谐韵,应有。帛书甲本和乙本皆少‘之厚’二字,其他各本皆有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66_音韵_01_江有诰

江有诰韵读谓本章无韵。高本汉谓:下、後韵。陈柱又增二“争”字韵。
0549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吴‘凡’字同此,易州、罗卷作‘夫’,各本并作‘故’。譣王弼注曰:‘凡此诸或;’则王亦作‘凡’,今作‘故’者,后人据别本改之矣。按:此文‘噤’、‘吹’,‘强’、‘...
05615
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6_黄茂材

黄茂材云:“吾能自勝,不与物争,强莫甚焉。”
04810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’,苏无二‘之’字;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作‘柔弱勝剛强’。”
0469
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詧詧’,吕等作‘察察’。‘缺缺’,林作‘缺’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濁以靖之而徐清’,‘靖’一作‘静’。然‘靖’训安,接下文义相贯。‘而’字,王弼同古本。谓心虽应物,而谁能濁之?以其能安定之,而徐自清也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'葛无'而莫之能行'五字,赵无'之'字,吕无'而'、'之'二字。'
0276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4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川谷之與江海,非江海召之,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也。行道於天下者,不令而自均,不求而自得,故曰‘猶川谷之與江海’也。”
0607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希”,《尔雅·释诂》“罕也”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“怨是用希”,皇侃义疏云:“希,少也。”《集韵·微韵》云:“希,寡也。”后来写作“稀”。李善注《文选·曹植》“朱华未希”谓:...
0439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純’是也。《易传·文言》:‘純粹精也;’崔觐注:‘不杂曰純。’景龙碑本‘純純’,室町本作‘沌沌’义同。《庄子·山木篇》‘純純常常,乃比於狂’。”
0318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3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''契',苦计反。'
04510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長’,林云:或以音韵‘之’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朢呵其未央才(哉)”,“朢”为“望”的古体。《说文·壬部》:“朢,月满与日相朢,以朝君也。从月,从臣,从壬。壬,朝廷也。‘皇’古文‘朢’省。”商承祚《古文考》:...
04312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絶聖棄知,民利百倍’,古本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10_王卡

王卡云:“‘自稱’,道藏河上公本作‘自謂曰’,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并作‘自曰’。”按:P二六三九、S三九二六此句作“是以侯王自曰孤、寡、不轂”。
03915
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6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、景三本,句首有‘古之’二字。王弼本亦然。”水海按:诸王本皆无“古之”二字,明和刻《老子王注》,冠以《考异》云:“古本作‘古之善為士者不武也’;”此盖指傅奕古本...
02710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馆本作‘笇’。《论语·八佾篇》集解:‘多笇饮少笇,《释文》:笇,籌也。’朱骏声曰:‘筭长六寸计历數者,从竹从弄,会意,言常弄乃不误也。字亦作笇。’”帛书《乙本释文》校注...
03412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当有“若驚”二字。“何謂龍辱若驚”与下文“何謂貴大梡若身”文例相同:以设问启下文。别本无“若驚”二字,误脱也。强思齐本成玄英疏云:“‘何謂寵辱?’假设疑问也。”则成玄英本亦...
0488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奇’,异也。兵以禁乱除暴不得已而用之,不可以为常也。运筹于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以奇异之谋也。然而,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不若以大道无事而取天下也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父’,李如字,祖也,本也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45_述评

任继愈云:“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。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,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。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。在政治上不要妄为,只要贯彻了‘无为’原则,才能取得成功...
0299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0_老子甲本释文

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:“攸,乙本作謬(简作谬)。按《庄子·天下篇》论庄周‘謬悠之说’,成玄英疏:‘謬,虚也。悠,远也。’疑攸当作攸,读為悠,意為謬悠虚远。通行本作皦(jiǎo)。”
03110
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不可得而親’,馆本无‘而’字,下三句同。··‘疏’,赵、吴同此。各本作‘踈’。伦按:‘親疏’,疏字当作‘疑’,《说文》曰:‘疑,通也。从爻、从疋,疋亦声。’今通用‘疏...
0297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4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'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,或云'莫柔弱於水',非也。'水海按:李氏所说不确。'莫',否定性无定代词,作主语,'没有什么'之义;'於',介词,表示比较的对象。'天下莫柔弱於水',意即'天下...
0515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’;傅奕、王氏引刑州本,皆作‘非道’。”
0538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10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有道之君,贵為天子,富有四海,而不自有其富贵;菲饮食,恶衣服,卑宫室,為天下惜财而不苟费;制田里,教树艺,薄税敛,使民家给人足。是以己之有餘而奉天下也。”水海按:此言只...
05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