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沅
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依字,‘蠆’应作‘’;‘蜂’应作‘蠭’,《汉书》‘蝮蠚手则斩手,蠚足则斩足;’即螫之谓也。《说文解字》‘蠚’作‘羞’,云:‘螫也’,知两字声义近矣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54_07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溥’,河上、王弼诸本作‘普’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同傅奕,无‘於’字。”水海按:庄达吉本《淮南子》引无“於”字,汪一鸾本《淮南子》引有“於”字。毕说不确。
04615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、金时雍‘子孫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‘褒’作‘抱’,非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徑’,开元石刻作‘俓’,非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说文解字》:‘毒,厚也;’《释名》:‘亭,停也;’据之是亭、成、毒、熟声义皆相近。”
0349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爵’作‘命’,明皇、希声同奕(作‘爵’)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50_11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谷神子》作‘以无死地’。”
0387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得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德’,并无‘矣’字。下同。”水海按: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有“矣”字,而宋刊河上公本无“矣”字。
03113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足’,河上作‘可’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知’,本或作‘至’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镾’,各本皆作‘彌’,应用‘镾’。‘尟’,古鲜字,诸本皆作‘少’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两句皆无‘可以’二字。陆希声作‘不出户,而知天下’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憯’作‘大’,李约‘憯’作‘甚’。《说文解字》:‘憯,痛也。’古音‘甚’、‘憯’同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播’作‘糞’。‘糞’、‘播’古字通用。《御览》引《文子》曰:‘却走馬以糞,車轨不接于远方之外。’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引并作‘糞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无‘知’字,王弼本并无‘以’字,李约、薛致元同王弼,《谷神子》作‘能清能靖為天下正。’”
04310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盈若沖’。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作‘大满若沖’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王弼无‘出’字、二‘於’字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引同此,《道应训》引同河上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淮南子》无上‘之’字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學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教’。”
04715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’。明皇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義教之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易玄本(御注本)则作“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”,唐玄宗注本、唐玄宗疏本亦同易玄本。
0509
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衰,诸本作‘抱’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負’作‘背’。”
02912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、顾欢并作‘天下萬物’,陆希声同傅奕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輸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渝’,古字通,如《春秋》‘渝平’为‘輸平’是也。”
03314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9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黔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辱’。作‘’者,所谓‘以白造缁’是矣。《说文》无‘黔’字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偷’,《说文解字》无‘偷’字。”
04412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而’字。”
02610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勤而行之’。”
0986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琭琭如玉,落落如石’。王弼作‘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’。按:古无‘琭’、‘碌’、‘珞’三字。‘珞’,应作‘落’。《广韵》以‘公等録録’为‘娽娽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娽,...
04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