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沅共219篇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王弼无‘出’字、二‘於’字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引同此,《道应训》引同河上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作‘翕’,與奕同。···按古无‘噏’、‘偏’二字。《说文解字》云:‘歙,缩鼻也。’‘歙’有缩义,故與‘張’为对。顾欢因之亦得閉塞之义矣。‘翕’古文字,少通...
05015
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并作‘智多’,无‘也’字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无‘者’字,下四句同。古无‘轍’字,《庄子·天地篇》所称‘車軼’亦即‘轍’也,是借字,实应用‘徹’耳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夫’字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處民上而不重,處民前而不害’。王弼作‘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’。明皇同弼,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后句则作“處前而民不害”。
05415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9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同河上作‘純’,苏灵芝书亦作‘純’。作‘純’为是。陆德明曰:‘沌,本又作忳。’‘沌’、‘忳’并非也。河上公作‘衆人昭昭’。王弼无‘皆’字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25_0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无‘而’字。”
04815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同傅奕,无‘於’字。”水海按:庄达吉本《淮南子》引无“於”字,汪一鸾本《淮南子》引有“於”字。毕说不确。
04715
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竭’并作‘歇’。按:应作‘渴’。”
03515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天地根’,无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作“天地之根”,宋刊河上公本则作“天地根”。又,譣王弼注云:“本其所由,与太极同体,故謂之‘天地之根’也。”...
03415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不’作‘非’。《淮南子》引同王弼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‘不’作‘勿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皆作“不”。不知毕沅所据何本。
05015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曰’,河上公作‘日’,王弼作‘不曰以求得’。”
05015
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’,《谷神子》两句倒转。‘攫’,开元、易州本作‘玃’,非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吾’下有‘道’字,《谷神子》无‘皆’字。”
05415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學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教’。”
04815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作‘怳兮忽兮,其中有物!忽兮怳兮,其中有象!’倒者,非也。顾欢作‘忽怳,中有象!怳忽中有物!’明皇作‘忽兮怳兮,中有象!怳兮忽兮,中有物!’时雍则‘有物’、‘有象’下...
04015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一本无‘也’字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其次親而譽之’。陆希声作‘其次親之譽之’。”
03215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以恬憺為上’,简文作‘恬憺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恬澹’,亦并无‘以’字。苏灵芝书‘憺’作‘淡’。”
0691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。陆希声及《太平御览》七十六引皆无‘焉’字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盈若沖’。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作‘大满若沖’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若’作‘如’;‘咳’,河上公作‘孩’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‘咳,篆文孩。’古文字同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儼兮其若客’。王弼作‘儼兮其若容’,非是。‘客’與‘釋’、‘樸’等字為韵也。《论语》‘居不客’,陆德明曰:‘本或作容。’其误與此同。”
05014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得之’上并有‘樂’字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烹’,开元石刻作‘享’是。”
03014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‘苟’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,王弼同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9_毕沅

毕沅云:“陆希声作‘儽儽兮若不足似无所歸’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无‘也’字,下同。河上并无‘故’字。”
04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