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沅共219篇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美’并作‘善’。‘何若’,聚珍版弼注本作‘若何’。”
01227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勤而行之’。”
01166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何謂寵辱’,明皇作‘何為寵辱’。”
01007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本无‘无名之樸’四字。”水海按:陆德明所见王弼本直作“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,夫亦將无欲”,似王弼本不重“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”句。但今王本有“无名之樸”四字。
09710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以恬憺為上’,简文作‘恬憺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恬澹’,亦并无‘以’字。苏灵芝书‘憺’作‘淡’。”
06515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欲’,河上公本作‘使’,非。”
06513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兮’作‘乎’。”
06413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说文解字》无‘呴’字;云:‘嘘,吹也;’‘吹,嘘也;’又云:‘歔,欷也;’‘欨,吹也。’疑‘呴’应作‘欨’,古字‘歔’、‘嘘’应同。”
06211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者’字。”
0615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者’字。‘往’,王也。”
0607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皆无‘故’、‘矣’二字,陆希声有‘故’、无‘矣’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侯王’,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05811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无‘者’字,《韩非子·解老》有。”水海按:今见《韩非子》本无“者”字。顾广圻曰:“傅本‘下’有‘者’字,与各本全异。”顾氏所见《韩非子》本亦无“者”字,不知毕氏...
05710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美’并作‘佳’。陈象古无‘者’字。”
0567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是以’二字,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河上公、王弼无‘居上势則’四字。”
056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善計者不用籌策’,王弼无‘者’字。陆希声、吕惠卿‘策’作‘算’。陈象古‘數’作‘計’,‘策’作‘算’。”按:蒋锡昌云:“陈(象古)‘策’作‘筭’。”水海按:河上...
05611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培’,河上作‘载’,王弼作‘挫’。‘墮’,俗作‘隳’,非。”
05412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脱’。古无‘悦’字,作‘脱’者是。《庄子》、《说苑》作‘脱’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9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黔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辱’。作‘’者,所谓‘以白造缁’是矣。《说文》无‘黔’字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道氾兮’,作‘氾’為是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高诱《淮南子》注云:‘保,本或作服。’”
0538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同(‘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),河上作‘夫惟不矜,故天下莫與之争’。考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‘夫惟不争’,恐今河上本非也。”
05314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无‘故’、‘矣’二字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吾’下有‘道’字,《谷神子》无‘皆’字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終日號而不嗄’。彭耜曰:‘古本无嗌字,嗌不嗄,《庄子》之文,后人溷于《老子》,所不取。’按:《谷神子》、李约皆有‘嗌’字,即耜所云相沿之误也。‘嗄’本又作‘...
05214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慈以戰則勝’,《韩非子·解老》作‘慈於戰則勝’。‘陳’,依义当作‘敶’字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王弼注云:“夫慈以陳則勝,以守則固,故能勇也;”又注:“相慜而不...
0529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處民上而不重,處民前而不害’。王弼作‘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’。明皇同弼,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后句则作“處前而民不害”。
05215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明皇无‘而’字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’。明皇作‘人之所教,我亦義教之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易玄本(御注本)则作“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”,唐玄宗注本、唐玄宗疏本亦同易玄本。
0519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飢’河上公、王弼诸本皆作‘饑’。按:古饑饉字作‘饑’,飢餓字作‘飢’,此应作‘飢’。”
05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