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玄英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本作‘海’。‘晦’者,暗也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既为帝王、國主,慈有苍生,视物如子,故云‘之母’。德行虽高,功成不处,无为虚淡,故可長久矣。”
02312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方將欲摄取天下苍生而為化生者,必须虚心忘欲。若以有為取之,才欲摄化,而不得之状已彰也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7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保,持也。言持此动寂不殊一中道者,不欲住中而盈满。此遣中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既遗荡乎親疏,又虚忘于利害,毁誉不关其虑,貴賤莫届乎怀。故苍生荷戴而不辞,群品乐雅而不厌,是以天下人间尊而貴之。”
02912

《老子》49_03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注云:“善者,谓无欲修学之士也;不善者谓有为滞境之人。善以平等胜教化之,令其得善。此则以百姓心為心之善也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1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言至道之為物也,不有而有,虽有不有,不无而无,虽无不无,有无不定,故言‘恍惚’。所以言物者,欲明道不离物,物不离道,道外无物,物外无道;用即道物,体即物道···”
0485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榮,寵贵也;辱,卑贱也。处於榮贵,遂起骄奢,而福善祸淫忽然凋落,比之榮寵翻為祸甚,若知倚伏不常贵,為祸始应须自戒,勿為放逸,处於榮华,恒如卑贱,故贵以贱為本,高以下為...
0389

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3_成玄英
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禍即罪之深重者也。言心贪前境,不知厌足害人损物为罪日深,非唯災及一身,亦乃禍延三族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法物,犹法令。言刑名彰著,法令滋繁···不堪苛虐,逃窜者多,因生滥窃,盗贼斯起。所谓政之愈巧,避之愈密。此一句重释以政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云:“河上公本作‘千里’,此言‘百仞’,且七尺曰仞。”水海按:可知成玄英本与帛书甲本同。
02912

《老子》59_03_校笺_02_成玄英
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‘天’,自然也。‘式’,法也。‘莫若’犹无过也。言上合天道,下化黎民,元者无过,用无为至(之)法也。叹此无为之法,独能自利,利他。用之治身,则制伏魔试;用之治国,...
05314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9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言赤子筋骨柔弱,手握坚固。喻含德心性柔弱顺物谦和,虽复混迹同尘,而灵府洁白,在染不染,故言‘握固’。”
04611

《老子》24_05_校笺_05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矜夸自高,骄慢陵物,此乃愚短,其德岂長?”
0396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10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体无涯际,故名為‘大’。不大為大,故称為‘强’。夫名以召体,字以表德,道即是用,大即是体,故名大而字道也。人皆先名后字,今乃先字后名者,欲表道与俗反也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9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徒曰外彰文饰,未是情发于中,既非信实之厚,适足忠诚之薄,不惩淫勃之源,更资昏亂之首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5_成玄英

顾欢本成玄英疏云:“‘智慧’,聖智也。上以聖智治,法物令滋彰,下则诈僞百端,以避刑网,还窃聖智以为僞具,智之害物,备在庄文。”
03914

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此戒慎学人,令道心坚固,終始如一,岂有敗乎?”
0409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尘累斯尽,心灵虚白,故道德宽曠,包容若谷也。”
02410

《老子》38_09_校笺_12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不知强知曰‘前識’,识在知前也。言此前識之人,于修道行中,甚为華伪,既非大智慧源,乃是愚癡之始也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云:“河上公本作‘荒’,诸家云‘莽’,‘莽’是眇莽,叹其久远;‘央’是尽义,嗟其未息,言众生染滞之心,其日固久,执著情笃,未有休时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‘一曰慈’,慈念苍生,拔苦与乐,此寳道也。‘二曰儉’,少欲知足,守分不贪,此经寶也。‘三曰不敢為天下先’,谦伪柔弱,先物后己,退身度入,此师寳也。”
02615

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5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夫富貴(应为‘贵賤’)者,兴乎荣辱也。故毁誉不动,宠辱莫惊。故不可以貴賤语其心也。”
0247
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身,内也,实也;名,外也,宾也;孰,谁也。世人皆求外丧内,贪名丧实,何者?夫令誉芳名本为身也,身既为名,身死名竟何施?老君愍兹颠倒,故覆云名之與身谁是汝親乎?而汝贪名...
0508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2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聖人恬淡无為,少私寡欲,處民之上,為君而使轻徭薄赋,无重劳也。處物之前,而為君主,遂使民歌,击壤宇内,清夷利物,弘多而无积害。”
04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