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无‘非’、‘邪’二字,是也。‘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’,文意贯达,若增‘非’、‘邪’二字,则语气折阂矣。‘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’,与‘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,’句法一律,若增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將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涣,流散也。釋,解也。’冰釋而后涣然流散,若冰將釋,仍在凝结,安能云涣哉!故有‘將’字其文為不通矣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涣兮其若冰之液。’...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8_高亨
高亨云:“古人攘臂,援其袂而缠以绳,故其本字作纕从系。《说文》:‘絭纕,臂绳也’,是其证。或上卷其袂而不缠绳,《广韵》‘揎袂出臂曰攘’是也。《孟子·尽心篇》:‘冯妇攘臂下车。’《庄...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2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故為天下贵’,当作‘故為天下貞’;‘貞’、‘貴’形近,且涉上文而讹。三十九章曰:‘侯王无以為貞’,王本‘貞’误作‘貴’,即其例证。三十九章曰:‘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;...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以前后文例之,不当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4_高亨
高亨云:“‘飄’上,王本原有‘故’字,河上本无。今据删。按:无‘故’字,是也。盖后人误以‘希言自然’一句冠此章之首,因增‘故’字以联之,而不计其文意之不相关也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’按:‘至’者碍止之义。言民不畏威,則君之威权碍止而不能通行也。正所以为人君用威者惊。下文云:‘无狭其所居,无厭其所生。’即明告以勿用威权矣。《说文...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7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發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狂,狾犬也。’重文作怔。狂本心疾,故字亦从心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‘幼而狂。’杜注:‘狂,无常也。’盖心失其本能,改其常态,是為狂。‘心狂’...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牟子·理惑论》引无‘歸’字。‘歸’字疑衍,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復,返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‘復,还也。’復其名,谓收回其明也。”
《老子》72_05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此句似后人注语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或强或羸’,按:《国语·周语》:‘此羸者阳也。’韦注:‘羸,弱也。’强、羸义正相反。”
《老子》60_音韵_0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’按:作‘鳞’是也,鳞与下文神、人为韵。应据改。”水海按:《说文》谓“鮮,鱼名”。《尔雅·释鱼》、《说文·鱼部》皆无“鳞”字,疑为后起字。《老子》原本...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13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‘主父,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於天下,是以生幽而死。’《老子》此句,疑后人本《韩非子》所加注语。”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《老子》书称‘聖人’者凡三十许处,皆视為至高之人而无诋訾之语,此乃云‘絶聖’者,非自相矛盾也。《说文》:‘聖,通也。’是此‘聖’字之义。《诗经·凯风》:‘母氏聖善。’...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5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此二句疑本作‘天將以慈救之,以慈衛之’。盖王本捝上‘以慈’二字,道藏河上本等上‘以慈’二字讹為‘以善’,又误窜‘救之’下也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救,助也。’‘以慈救之’...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示’,疑当训‘赐’。《荀子·赋篇》:‘皇天隆物(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读隆为降。是也。),以示下民(王念孙云:示本作施,俗言之误。非也。)’,示义與此同。魚脱於淵则死,君失...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祥’,当读为痒,同声系,古通用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‘痒,病也。’《诗经·正月》:‘忧以痒’,毛传《桑柔》:‘稼穑卒痒’,郑笺并同。益生者,以五色养目,以五音养耳,以五味养...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7_高亨
高亨云:“有者,萬物之母之名相也;无者,天地之始之名相也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以傅本相校,可知此文有窜乱,疑当作‘是謂執无兵,行无行,攘无臂,扔无敵’。厥证有三:‘兵’、‘行’為韵,‘臂’、‘敵’為韵,其证一也。‘執无兵’者,有兵而无所用也。《...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''聖人云','聖人'上王本原有'是以'二字。严遵本无,今据删。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