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清静為天下正’,古本‘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自稱’,古本作‘自謂’。”水海按:焦氏《老子异》经文作“自謂”,而《老子考异》作“自稱”。
0509
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我无欲而民自樸’,河上本此下有‘我无情而民自清’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20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如春登臺’,古本‘如’作‘若’,一‘春’在‘登’下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數輿无輿’,‘輿’古本作‘譽’,一作‘車’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是謂惚怳’,(龙兴观)碑本无四字,古本作‘芴芒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出彌遠’,‘彌’,古本作‘镾’,下同。《韩非子》‘遠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515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偷’,古本作‘媮’。‘偷’,苟且也。”
0455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一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果而已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468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草木’,一上有‘萬物’二字。‘柔脆’,‘脆’一作‘弱’。‘脆’,輭也。”
0517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’,古本作‘人之所以教我,亦我之所以教人’。一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。”
0386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惚兮怳兮,其中有象’,一‘其’字上无‘兮’字;一无‘其’字,句末有‘兮’字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之徒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,下句同。徒,类也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終无難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復衆人’,古本‘復’上有‘以’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大制不割’,古本作‘大制無割’。‘制’,裁断也;‘割’,分裂也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''天下莫柔弱於水',一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能先','先'一作'勝'。'
04313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芸芸’,《庄子》作‘云云’。‘云云’,作之状也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病’,古本作‘病矣’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埏’,司马、碧虚作‘挻’。‘埏’,始然反。《考工记》曰:‘埏,和。’‘埴,黏也。’和水土烧以為陶也。”
0406
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湛兮似或存’,龙兴观碑本无‘兮’,‘或’作‘常’,一‘或’作‘若’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猶張弓乎’,古本作‘其猶張弓者歟’,邵‘猶’作‘由’,非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恃’,一作‘輔’,非。既曰自然也,而又輔之,非自然也。今从韩非本。”又云:“‘不敢為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5611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揣而鋭之’,古本作‘而税之’。王弼亦作‘税’。‘長保’,(遂州)碑本作‘長寳’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何謂寵辱若驚’,一无‘若驚’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徐清’、‘徐生’,古本二‘徐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‘安以久’,邵本‘安’作‘谷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道藏本邵若愚《道德真经直解》本,邵氏本经文作“孰能安以動之,徐生”,直解文作...
05610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古本无‘同’、‘樂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04815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物或惡之’,‘或’一作‘故’,‘惡’去声。‘不處’,‘處’上声,一‘處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客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容’。‘儼’,矜庄貌。‘儼若客’,不敢僭也。”
055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