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古本作‘王侯’,下同。‘天下貞’,一作‘正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為學’、‘為道’,古本下有二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''故聖人云','故'一作'是以'。古本'人'下有'之言'。'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也’,一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一作‘言以喪禮處之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九成’,一作‘九層’。”又云:“‘成’,一作‘層’。今从傅奕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偷’,古本作‘媮’。‘偷’,苟且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静’,古本上有‘澄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舍其慈,且勇’,一无‘其’,下二句同。”
《老子》54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修之於邦’,‘邦’,旧本作‘國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我无欲而民自樸’,河上本此下有‘我无情而民自清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國之福’下古本有‘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孰為此者,天地。’古本‘地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可名於小’,一作‘可名為小’,一作‘可名於小矣’。可名於小尔,言不可名小。既云可左可右,所以非小。非小,所以成其大。”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失者,同於失’,古本作‘從事於失者,失者同於失’。”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繟’,音闡,舒缓也。王作‘坦’,严作‘默’。不如作‘繟’为长,盖‘默’则重‘不言’,‘坦’则近‘不争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是以聖人之治’,古本‘治’下有‘也’字。一无‘之治’。”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一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死矣’,古本作‘是謂入死門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萬物作焉而不辭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作而不為始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之器’,一无此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其智多’,古本作‘以其多智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為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者’作‘故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,古本‘勝’上有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何謂寵辱若驚’,一无‘若驚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满堂’,古本作‘满室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衆多’,王弼作‘之衆’;古本下有‘則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敦兮其若樸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混若樸’。木未斵曰樸。‘若樸’,质而无文章也。”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赵至坚‘乃’作‘能’。‘乃餘’,赵作‘能有餘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