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孰為此者,天地。’古本‘地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歙’,古本作‘翕’。‘歙’,音吸,敛也,聚也。‘張’,開大也。”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亦將不欲’,古本‘亦’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无遺身殃,是謂襲常’。‘遺’,唯季反。‘襲常’,犹前言‘襲明’,密而不露也。记曰:‘掩而充裘曰襲。’‘襲常’,叶作‘襲裳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則无不治’,古本作‘无不為矣’。彭耜本‘无不治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此其’,古本作‘是其’。‘非乎’,古本作‘非歟’。”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赵至坚‘乃’作‘能’。‘乃餘’,赵作‘能有餘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曠兮其若谷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‘兮其’二字。‘曠’,空也。‘若谷’,虚而无所藏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取强’,古本下有‘焉’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沖’,古本作‘盅’。‘或不盈’,陆本作‘不满’。开元本、苏本‘或’下有‘似’。”又云:“‘沖’,本作‘盅’,器之虚也。”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死矣’,古本作‘是謂入死門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舍其慈,且勇’,一无‘其’,下二句同。”
《老子》54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修之於邦’,‘邦’,旧本作‘國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是謂惚怳’,(龙兴观)碑本无四字,古本作‘芴芒’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仍无敵,執无兵’,古本作‘執无兵,仍无敵’。王弼作‘扔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按:‘愛養’,一作‘衣被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奥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事遂’,一作‘名遂’。‘皆曰’,司马无‘皆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百姓皆謂我自然”,注文“皆謂”作“皆曰”。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而為之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取’,如《左传》‘取我田畴而伍之’、《史记》‘取高帝约束纷更之’之‘取’。‘為’,治之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静’,古本上有‘澄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''故聖人云','故'一作'是以'。古本'人'下有'之言'。'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寵為下’,陈碧虚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劌’,纂微作‘穢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出’,古本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果而已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怕兮’,‘怕’,古本作‘魄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我魄未兆’。‘怕’,古‘泊’字,静也。‘兆’,如龟兆之坼,动之微也。”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柢’,一作‘蔕’,花趺也。”水海按:“趺”(fū),花萼也。“柢”,《说文》謂“木根”,即树的主根。徐锴《说文系传》云:“华(花)叶之根曰蒂,树之根曰柢,音同也。”显然...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无狹’,一作‘无狎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希及之’,政和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如享’,古本作‘若享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