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清静為天下正’,古本‘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满堂’,古本作‘满室’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直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并作‘正’。”
0469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''是謂',一作'是為'。'
03010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下’,古本作‘下之’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忠臣’,古本作‘貞臣’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曠兮其若谷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‘兮其’二字。‘曠’,空也。‘若谷’,虚而无所藏也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欲以静’,一作‘无欲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怳’、‘惚’,古本并作‘芒’、‘芴’。”
04015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卻走馬以糞’,古本‘糞’作‘播’。吴幼清本作‘以糞車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古本无‘同’、‘樂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足以取天下’,古本作‘又不足以取天下矣’。”
0265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戰則勝’,一作‘以陳則正’,‘勝’作‘正’。”
0525
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埏’,司马、碧虚作‘挻’。‘埏’,始然反。《考工记》曰:‘埏,和。’‘埴,黏也。’和水土烧以為陶也。”
0386
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湛兮似或存’,龙兴观碑本无‘兮’,‘或’作‘常’,一‘或’作‘若’。”
04915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09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古本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0258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静曰復命’,王弼本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民不害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549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異於人’,古本上有‘欲’字。‘貴食母’,开元本作‘求食於母’。‘食’音嗣。‘食母’,乳母也(见《礼记·内则》)。”
0458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一无'以'、'也'。'
03615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一作‘言以喪禮處之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歙’,古本作‘翕’。‘歙’,音吸,敛也,聚也。‘張’,開大也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无為’,一上有‘是以’,一无‘聖人’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觀其復’,王弼本无‘其’。”
0269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慈,故能勇’,古本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66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其言下之’,古本作‘必以其言下之’,一作‘必以言下之’。下句同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皆知善之為善’,‘皆’上一有‘天下’字。”
04210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夫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古本作‘夫樂人之殺人者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志’作‘意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水海按:傅奕《道德经古本篇》“樂人”后无“之”...
0435
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’,古本作‘而人莫之能知,莫之能行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計不用籌策’,古本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又‘策’作‘算’。‘籌策’,計數者所用之算,以竹为之。”
04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