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下’,古本作‘下之’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各歸其根’,‘各’下一有‘復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偷’,古本作‘媮’。‘偷’,苟且也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一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”
04015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失根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失本’,诸本作‘失臣’。”又云:“‘失根’,一作‘失本’,一作‘失臣’,非。今从王辅嗣本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猶張弓乎’,古本作‘其猶張弓者歟’,邵‘猶’作‘由’,非。”
04914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,古本作‘以為文而未足也’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7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’,一作‘天下之交牝’。”
0469
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釋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汋’。‘涣’散也。‘冰將釋’如恐陷也。”
0257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坐進此道’,古本作‘進此道也’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足以取天下’,古本作‘又不足以取天下矣’。”
0245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淡乎’,古本作‘淡兮’。”
0546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自均’,古本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終无難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沖’,古本作‘盅’。‘或不盈’,陆本作‘不满’。开元本、苏本‘或’下有‘似’。”又云:“‘沖’,本作‘盅’,器之虚也。”
0528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静’,古本上有‘澄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''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',一上有'故',无二'之'。'
0358
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恃’,一作‘輔’,非。既曰自然也,而又輔之,非自然也。今从韩非本。”又云:“‘不敢為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5411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寵為下’,陈碧虚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69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用兵有言’,古本下有‘曰’。‘用兵有言’,古兵家有此言也。”水海按:朱谦之据此谓“用兵”上应有“古”字。则为非矣。
0408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異於人’,古本上有‘欲’字。‘貴食母’,开元本作‘求食於母’。‘食’音嗣。‘食母’,乳母也(见《礼记·内则》)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教父’,古本作‘學父’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无為’,一上有‘是以’,一无‘聖人’。”
03213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是謂惚怳’,(龙兴观)碑本无四字,古本作‘芴芒’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一无'以'、'也'。'
03615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魚不可脱於深淵’,‘脱’,古本作‘悦’。‘深淵’,原本‘淵’,今从韩非本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何謂寵辱若驚’,一无‘若驚’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國之賊’下古本有‘也’字。”
03011

《老子》14_1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執古之道’,古本‘道’下有‘可’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古本作‘王侯’,下同。‘天下貞’,一作‘正’。”
04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