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希及之’,政和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輕諾’、‘多易’,古本下各有‘者’字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終无難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唯有道者’,古本作‘其唯有道者乎’。”
03810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窥牖,見天道’,古本‘窥牖’下有‘可以’二字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之器’,一无此二字。”
0468
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廢’,古本下有‘焉’。”
0239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恬淡為上,勝而不美’,古本作‘以恬澹為上,故不美也’。”水海按:焦氏本经文作“恬澹為上,勝而不美”,并注云:“‘恬澹’,安静也;‘美’,即佳也。”但在《考异》时,谓為“...
03414

《老子》81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之道’,一无‘之’字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此句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上德无為而无以為’,古本作‘上德无為而无不為’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古本无‘同’、‘樂’二字。下同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无有入於无間’,古本、《淮南子》并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王弼作‘无有入无間’。”
04611
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千里之行’,一作‘百仞之高’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羸’,古本作‘剉’。王本作‘挫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弼本全句作“或强或赢”。而下句则作“或挫或隳”,才出“挫”字,但亦非本句“剉”字。焦氏此说有疏失。
02915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大制不割’,古本作‘大制無割’。‘制’,裁断也;‘割’,分裂也。”
0519
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’,《韩非子》及古本作‘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’。”
02713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,古本作‘以為文而未足也’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淵兮’,河上、陆‘兮作乎’。”
05213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静曰復命’,王弼本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
0287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’,一作‘言以喪禮處之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无為而无不為矣’,古本作‘无為則无不為’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梁武本、陆本、古本并作‘王侯’,‘萬物將自賓’,‘萬物’一作‘天下’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’,古本作‘含德之厚者,比之於赤子也’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質真若渝’,‘渝’,羊朱反,变改也。傅奕《音义》云:‘古本作輸,《广雅》曰:輸,愚也。或作揄,董遇作摇。’今从王弼作‘渝’。”又云:“‘渝’,古本作‘輸’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執大象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。林希逸云:‘大象者,无象之象也。天下往者,執此而往,行之天下也。”
04313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忠臣’,古本作‘貞臣’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戰則勝’,一作‘以陳則正’,‘勝’作‘正’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欲以静’,一作‘无欲’。”
04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