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竑
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上德无為而无以為’,古本作‘上德无為而无不為’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’,古本作‘人之所以教我,亦我之所以教人’。一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。”
0366
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劌’,纂微作‘穢’,非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14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此三者’,一无‘此’。”
06314
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夫唯不居’,古本作‘不處’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仍无敵,執无兵’,古本作‘執无兵,仍无敵’。王弼作‘扔’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下,神器’,古本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’,古本作‘抗兵相若,則哀者勝矣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、傅奕《道德经古本篇》“抗”前皆有“故”字。
0478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无為而无不為矣’,古本作‘无為則无不為’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7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沌沌’,龙兴观碑次解作‘純純’。‘昭昭’,古本作‘皆昭昭’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9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悶悶’,古本作‘閔閔’。‘忽若晦’,‘晦’,一作‘海’,一作‘忽兮其所晦’。一作‘澹兮其若海’。一作‘飄兮其若海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知有之’,一作‘下知有之’。今从吴幼清本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05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屈’,河上、陆(希声)作‘不诎’。‘屈’,郁也,抑而不申之意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唯无以生為者’,一上有‘夫’,一‘為’下有‘貴’。‘貴生’,政和本下有‘也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《老子翼》本经文为“夫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”,有“夫”字。焦氏又云:“纯...
04010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出口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‘口’并作‘言’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''天下莫柔弱於水',一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。'能先','先'一作'勝'。'
04013

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王乃天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生能天’。”
0358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自均’,古本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終无難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曠兮其若谷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‘兮其’二字。‘曠’,空也。‘若谷’,虚而无所藏也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客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容’。‘儼’,矜庄貌。‘儼若客’,不敢僭也。”
05312
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慈,故能勇’,古本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何謂寵辱若驚’,一无‘若驚’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王公以為稱’,古本作‘王侯以自稱也’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寵為下’,陈碧虚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偷’,古本作‘媮’。‘偷’,苟且也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為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‘者’作‘故’,下同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故有无相生’,龙兴碑无‘故’字。傅奕、古本‘相’上并有‘之’字。‘倾’,不平也。‘生’、‘成’、‘形’、‘傾’、‘和’、‘隨’,皆以喻美惡、善不善相形而有。”
04913
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千里之行’,一作‘百仞之高’。”
036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