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振玉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景福二本作‘朴’,下同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9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''攻'敦煌辛本作'功'。'强者',景龙本、敦煌辛本均无'者'字。敦煌庚本此句上有'言水柔弱'四字。又景龙本、敦煌辛本'勝'均作'先'。'
0319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3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本、敦煌辛本均作‘故得交歸’。”
02813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敦煌二本‘吉’字上有‘故’字。景福本‘尚’作‘上’,下同。‘凶’,敦煌本作‘喪’。”
0427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易泮’,景龙、御注、景福、敦煌庚辛壬诸本均作‘破’。”
0296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’,敦煌辛本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庚本作‘使人有仟伯人之器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敦煌庚本后句作“使有阡陌人之器而不用”。罗失校也。
0397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二本‘民’均作‘人’,广明、景福二本‘均’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御注、敦煌辛本均作‘生之’,敦煌庚本无‘也’字、‘枯’字。”水海按:御注本作“生也”,罗失校。
05910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王本‘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景龙本、敦煌本均无‘人’字,与御注三本均无‘則’字、‘以’字。又与英伦诸本均无‘矣’字。‘得志’,景龙、敦煌二本‘志’均作‘意...
0576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0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或挫’,河上、御注、景福三本作‘載’,景龙、敦煌二本作‘接’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‘淡’作‘惔’,无‘乎其’二字。”
05711
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知’,今本作‘智’,《释文》出‘知者’二字,注音‘智’,知王本作‘知’。景龙、御注、敦煌三本亦作‘知’。又景龙、御注、敦煌、景福四本‘為’下均无‘也’字。”
03614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敦煌丙本均无‘者’字;二‘吾’字景龙及敦煌乙、丙本均作‘我’。”水海按:景龙本“有身”前的“吾”则作“我”。罗失校矣。
04213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王本作‘戰’,《释文》出‘以陳’二字,知王本作‘陳’,今据改。”
0586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其細也夫’景龙本无‘也夫’二字,景福本无‘也’字,敦煌壬本无‘夫’字,辛本作‘若笑(唉)救其小’,殆有误字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03_06_校笺_02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民’,御注本避讳作‘人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‘貴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4014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之於’,御注、景福、英伦三本作‘之與’,敦煌、景龙二本均作‘與’。”
05913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作‘淵似萬物之宗’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庚本无‘死’字,辛本作‘使民至老’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81_02_校笺_02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福、敦煌庚、敦煌壬三本均无‘是以’二字。敦煌壬本‘无執’上有‘聖人’二字。”
0596
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‘是以’作‘故’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无‘者’字,‘强’下有‘於’字。敦煌本‘强’作‘彊’,下亦有‘於’字。”
0369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0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敦煌本作‘成功不處’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9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御注、英伦二本无‘樂’字。”
06610
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敦煌三本均作‘吾何以知天下之然?以此。’”
05411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7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尚右’下,景龙、敦煌二本均有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05715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本、御注本‘牖’作‘牗’,牖之别体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广明二本作‘’,敦煌本作‘爹’,均‘芻’之别构。”
04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