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飄風,狂疾之風也。驟雨,暴急之雨也。夫風者所以散物,雨者所以润物,若狂疾暴急,則害物而不久。以况言教所以诠理,若执滞教,则无由悟了,必失道而生迷。故風雨不可飘骤,言教...
03511
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伤财害物,聚怨于人,是必死之道,故云死矣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‘三者’,谓‘三絶’。此三者但令棄絶,未示修行,故以為文不足垂教,更令有所屬者,在下文‘見真素’、‘抱淳樸’、‘少私邪’、‘寡贪欲’也。” 又,桂君五十郎云:“此节...
05214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理天下之聖人,布德施惠,淳风偃化,物遂生成,法道忘功,不自為尊大,故能成其光大之业尔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天以气象,故称長;地以形质,故称久。前句标问,此假答云: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覆载万物,長育群材,而皆资禀于妙本,不自矜其生成之功用,以是之故,故能長久。又解云:不...
0427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因强名曰大,而举所以次大者,故天能颠玄在上,垂覆万物;地能宁静于下,厚载万物;王能清静无為,而化万物。此三大也,吾道一以贯之矣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2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餘食者,残餘之食。贅行者,疣贅之行也。残餘,食之秽;疣贅,身之病。以此‘自見’、‘自是’等行,其于道而论之,如残餘贅疣,人所共恶之。谓之‘贅行’者,为‘自見’、‘自是...
03013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上將主軍,則专殺,故處右。偏將為副,不专殺,故處左。今左尊而右卑,上將軍却右者,言用之道同于喪禮尚右。今上將軍居右,是以喪禮處置之尔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7_唐玄宗

唐玄宗注:“见哀者勝,故知恃强者必败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為’谓营為也。‘執’谓執著也。言人不能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亂,而更有所营為於性分之外,執著於尘境之中,故必祸敗而失亡也。聖人无為安静,故素分成全而无敗,虚忘无執,故...
0367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域中者,限域也。今玄域中之大道,不只在域中,若云约所见而言,则见自為限域,道亦不在域中矣。夫惟寄语以申玄理,亦不必曲生异义,存文以防疑难,众说皆未尽通。今明域者,名也...
0399

《老子》56_08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体道自然,故不可得而貴。洗然无滓,故不可得而賤也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5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天降甘露,惠施无心,人无命令,自均若一,亦如王侯称物平施,无偏无党,即惠化而大同,自东自西,亦何思而不服。”
02613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左阳而生則吉,故吉事尚左。右阴而殺則凶,故凶事尚右。《礼记·檀弓》曰:‘夫子与門人立拱而尚右。二三子亦尚右。夫子曰:二三子之嗜学也,我則有姊之喪故也。二三子复尚左。’...
03315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字’者,表其德,‘名’者定其体。老子云妙本生化,冲用莫穷,寂寥虚静,不可定其形状。先天地生,难以言其氏族。故吾不知其名,但见其大通于物,将欲表其本然之德,故字之曰道...
05214
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為之於未有’,‘為’,修除也。此一句释前‘易持’、‘易謀’两句也。所以易者,明欲心未起之时,修除杜绝,则欲恶不生,故云‘為之於未有’。‘治之於未亂’,此一句释上‘易...
0269
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1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知雄守雌,是為善行,物所歸往,為天下溪。能如此者,則真常之德曾不離散。常德不散,即是全和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下士识不及理,聞道不信,谓为虚诞,则嗤笑之,亦犹章甫致贱于越人,和璞见遗于楚国,故庄子云:‘曲士不可以语于道矣。’至道幽玄,深不可识,明而若昧,理反常情,下士蒙愚,所...
05010
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天地至大,欲為狂暴,尚不能久,况於凡人执滞言教,而為卒暴,不能虑忘,渐致造极,欲求了悟,其可得乎?”
0346
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'唯天道平施,而與善不欺,故司契清静者,天福其善,则吉无不利。立法残伤者,天降以殃,则孳不可逭,岂非皇天无親,唯德是辅者乎?'
02811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戰而获勝,勝則受爵。武功居右,是非吉位,故云喪禮處之。但以戰為不祥之器尔,亦何必服缞扶杖,然后称之為喪禮乎?诸注此义者,皆云古有斯禮,寻阅坟典,既无所据,今所未安,...
03413

《老子》54_05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修之身,谓一身修;修之家,谓一家修。始於一身,终於天下,例可知也。言善立之人,照了真性,真性清静,无诸伪杂,伪杂既尽,德乃真纯。修道於家,上和下睦,移修身於家,故其德...
0316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知,辨识也。雄,刚躁也。雌,柔静也。夫物贵全和,法求中道,雄則过亢,雌則卑弱,俱未适中於善行,必当缘督以為经,故知其雄躁,則当守其雌静。守其雌静,亦当知其雄躁。知雄守...
04413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用兵应敌,是非求勝,能如此者,胜不恃强,故云果则勿强。”
03510
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10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馳騁世务,耽著有為,如彼田獵,唯求杀获,日以心斗,逐境奔驰,静而思之,是發狂病也。”
0428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忒,差忒也。知白守黑,是谓德全。德全之人,可為天下法式,則真常之道随应而用,应无差忒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脱,失也。夫鱼之在水,猶人主秉权,魚失水,则为人所擒,权道假示非其人,则为小人所窃弄,而为诈谲矣。”
05613
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江海处众流之下,百川委输,故曰下流。施之于人,是谦德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吾何知万物本始皆禀于道,道必度閲之,令达其生成用然哉?答云:‘以此甚精、甚信,凡今万物皆稟生成,故知之尔。”
0347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常德应用,曾不差忒,德用不穷,故復歸於无極。”
06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