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玄宗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侯王貴高,兆民賤下,為国者以人為本基,当劳谦以聚之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61_01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江海处众流之下,百川委输,故曰下流。施之于人,是谦德也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常德不散,即是全和。全和之人,少私寡欲,泊然未兆,乃如婴兒,故云‘復歸於婴兒’也。”
0257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20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餘食者,残餘之食。贅行者,疣贅之行也。残餘,食之秽;疣贅,身之病。以此‘自見’、‘自是’等行,其于道而论之,如残餘贅疣,人所共恶之。谓之‘贅行’者,为‘自見’、‘自是...
034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至道妙物,既本非假杂,变化至精,故‘其精甚真’。生成之功,遍彼群有,物感必应,曾不差违,故云‘其中有信’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知,辨识也。雄,刚躁也。雌,柔静也。夫物贵全和,法求中道,雄則过亢,雌則卑弱,俱未适中於善行,必当缘督以為经,故知其雄躁,則当守其雌静。守其雌静,亦当知其雄躁。知雄守...
04513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脱,失也。夫鱼之在水,猶人主秉权,魚失水,则为人所擒,权道假示非其人,则为小人所窃弄,而为诈谲矣。”
05713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因强名曰大,而举所以次大者,故天能颠玄在上,垂覆万物;地能宁静于下,厚载万物;王能清静无為,而化万物。此三大也,吾道一以贯之矣。”
0497
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若能曲顺不逆者,信有全理,歸之于己尔,故云誠全而歸之。誠,信也。”
0368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13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此明虚极妙本為物形态,即孔德所從之道也。虚极妙本,强名曰道。道之為物,其运动形态若何?言此妙本不有不无,难為名称,欲谓之有,则寂然无象。欲為之无,则湛似或存。无有难...
03812
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物德遂生,聖忘功用。遂生则生理自足,忘功则功用常全。斯乃无私而成私,不宰而為真宰也。故‘生而不有’者,令物各遂其生,君不以為己有也。(‘為而不恃’者,令物各得其功用,...
03614

《老子》22_05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人能不自以為是,而枉己以申人,則其是直自彰矣。”
05814
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木本强大,故處于下。枝条柔弱,共生于上。盖取其柔弱者處上,强梁者在下。总结上文木根本强大,則枝叶共生其上之义,欲明强梁之人,常在柔弱之下尔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上將主軍,則专殺,故處右。偏將為副,不专殺,故處左。今左尊而右卑,上將軍却右者,言用之道同于喪禮尚右。今上將軍居右,是以喪禮處置之尔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欲作者,欲动作有為也。吾者,王侯自称也。言人禀承善教以化,君德无為清静矣,而復欲动作有為者,吾则將以无名之樸而鎮静之,令其清静不欲动作也。”
0405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注:'柔弱之道,勝于剛强,天下之人无不知者;知有此道,不能行也。'疏云:'天下之人,皆知'柔弱之道,勝於剛强',但惑於自賢,以己为尚,无能行其所知,故云'莫能行'。'
03313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下士识不及理,聞道不信,谓为虚诞,则嗤笑之,亦犹章甫致贱于越人,和璞见遗于楚国,故庄子云:‘曲士不可以语于道矣。’至道幽玄,深不可识,明而若昧,理反常情,下士蒙愚,所...
05010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侯王若能守道清静,无為无事,则萬物將自感化,君之善教而淳樸矣。”
0608
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常德应用,曾不差忒,德用不穷,故復歸於无極。”
0699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9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两者,謂‘可道’、‘可名’,‘无名’、‘有名’,‘无欲’、‘有欲’,各自其两,故云‘两者’。”注云:“如上两者,皆本于道,故云同也。动出应用,随用立名,则名異矣。出则...
0368
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'唯天道平施,而與善不欺,故司契清静者,天福其善,则吉无不利。立法残伤者,天降以殃,则孳不可逭,岂非皇天无親,唯德是辅者乎?'
03011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谓君德无有不制伏者,则殊俗慕化,绝域观风,无远不至,故莫知穷極也。人君德化无远不極,万人所归住,神明所福享,然后或称为有國。故《周易》云王假有庙有家是也。过此以往,...
04115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3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复释‘親之譽之’也。百姓所以親爱君之善行,称譽君之功业者,由君有德教之言,故貴重君言而称譽之尔。古‘猶’字,与‘由’字通用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理天下之聖人,布德施惠,淳风偃化,物遂生成,法道忘功,不自為尊大,故能成其光大之业尔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功成而不执,事遂而无为,百姓日用而不知,謂我自然而成遂,则‘太上下知有之’之謂也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58_04_校笺_0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禍福循环,倚伏无准,谁知穷極者?”
05510
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夫自見之人,失于殷鉴,露才扬己,欲以自明,殊不知动则見尤,物无与者,己之事业,终于昧然,故云‘自見者不明’。”
04313

《老子》39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无以者,致诚之辞也。以,用也。夫矜存者丧,执得者失,言天得道用以致清浮,若不守道冲和,而但矜用其清,將恐至于破裂不成象也。”
0485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:“今舍慈且勇,勇则害物。”
0379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修德可以為君,為君须承历数。即‘天門’者,帝王历数所从出也。‘開闔’,谓治乱。言人君应期受命,能守雌静,则可以永终天禄矣。《周易》曰:‘一闔一辟谓之变’,言聖人抚远...
025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