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9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我獨怕其未兆’;河上作‘我獨怕兮其未兆’;《释文》作‘廓’,引河上作‘泊’。王氏引邢州本与此同(作‘我魄未兆’)。”
0349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9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善有果而已’,按:河上公本作‘善者果而已’,当从之。王注曰:‘果,犹济也,言善用師者,趣以济难而已矣;’是其所据本亦作‘善者’,故以‘善用師者’释之。今作‘善者’,以形...
05413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3_严復

严復云:“‘同’字逗,一切皆从同得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无‘而王’二字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6_吴承志

吴承志云:“据《说文·大部》:‘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’许氏所据古本‘王’作‘人’。证以下文‘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’,作‘人’是矣。‘人’古文作‘三’,是以读者或误...
02610
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知有之’,一作‘下知有之’。今从吴幼清本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遂州本无‘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’二句,同此石(景龙碑)。今按:《广雅·释诂三》:‘病,难也。’《论语》‘尧舜其犹病诸’,孔注:‘犹难也。’‘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...
04215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《说文·子部》无‘孩’字,见《口部》‘咳’字下。《广韵》:‘孩,始生小兒;’‘咳,小兒笑;’同音‘户来切’。《类篇》‘孩与咳同,为小兒笑’。‘孩’、‘咳’本一字,傅、...
0367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(己)本无‘騁’字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貴言’,所謂‘聖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’也。貴,重也。謂人君之言,猶豫迟疑,不肯轻易出口,恐致下之不信己也。河上本作‘猶’,与帛书乙本合,今从之。王弼本作‘悠’,则...
07911
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4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夫代大匠斵者,希有不傷手矣’,一无‘者’字,一作‘希不自傷其手矣’。”
02613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6_杨慎

杨慎云:“‘是謂盗誇’,謂本皆作‘誇’。柳子厚诗亦押盗誇,盖趂韵之故。今据《韩非子·解老》改作‘竽’。韩非之解曰:‘竽为众乐之倡,一竽唱而众乐和,大盗倡而小盗和,故曰盗竽。’其说既...
03712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美言可以於市,尊行可以加於人’,‘於市’字上疑脱一字。‘市’,交易之所。‘加’,益也。美而言之,则可以和於市;尊而行之,则可以益於人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故’字,(景龙)碑本磨灭不明。‘長久’,各本作‘長生’。···此‘久’字盖假借为‘有’,与前二‘久’字稍别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:‘精神者,天之久;道进乎本不久;’注:‘...
03313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政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正’,古二字通用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12_05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正义引‘五音令人耳聾’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曰:‘五聲哗耳,使耳不聰。”
05011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10_陶鸿庆

陶鸿庆云:“傅奕本‘出口’作‘出言’,据王注言:‘道之出言,淡然无味;’而二十三章:‘希言自然;’亦云:‘下章言道之出言,淡兮其无味也。’似所见本与傅奕同也。岂‘言’字阙坏为‘口’...
06515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寇、白、张嗣成、张之象、磻溪、唐写卷子残本作‘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’,范与此(傅奕本)同。彭、吴、臧疏、赵写作‘夫物芸芸,各歸其根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夫物云云,各歸其...
0356
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9_老子甲本释文

帛书《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邦’,各本作‘民’,盖避汉高帝刘邦讳改。又,上二句缺文据乙本补,‘其民屯屯’,迳改作‘其邦’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故物或行或随’,《音辩》云:‘故,一作凡。’”
04712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飂兮似无所止’,纂微‘飂’作‘漂’;司马作‘飄’;苏作‘寂若无所止’;曹、陈‘鹰’并作‘寂’;程作‘飂飂乎’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‘邦’字同此。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荀子·正名篇》杨注、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高注、《文选·关中诗》注、《后汉书·杜笃传》引并作‘國’。易州及《后汉书·翟酺传》...
0325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1_吴澄

吴澄云:“道之至大也··而不自以為大;聖人亦若此矣,是以能成其大也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8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是’下,依义当有‘以’字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德者,同於德”是也。“德”即道的本性於万物的显现,成玄英谓“道是德之体,德是道之用”者也。上句谈“從事而道者,同於道”,承蒙上句而省“從事”二字,本句就说“...
0389

《老子》44_01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身,内也,实也;名,外也,宾也;孰,谁也。世人皆求外丧内,贪名丧实,何者?夫令誉芳名本为身也,身既为名,身死名竟何施?老君愍兹颠倒,故覆云名之與身谁是汝親乎?而汝贪名...
0508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至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使’字。‘不相與往來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并无‘與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03111
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7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發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狂,狾犬也。’重文作怔。狂本心疾,故字亦从心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‘幼而狂。’杜注:‘狂,无常也。’盖心失其本能,改其常态,是為狂。‘心狂’...
0315
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6_古棣

古棣云:“以有‘之’字于文为长。‘聖人之在天下也’,即圣人的治理天下,此处‘在’字训‘治’,但有其特殊性,即包含有不干涉的意思,似為老庄学派专门用语。《庄子·外篇》有《在宥篇》,‘...
0366

《老子》55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此文当作‘猛獸不攫,鷙鳥不搏’。《淮南·齐俗训》曰:‘鳥穷则搏,獸穷则攫’;《礼记·儒行篇》曰:‘天地阴阳盛长之时,猛獸不攫,鷙鳥不搏,蝮蠆不螫’,疑本此文。亦‘猛獸’...
04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