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竭’,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歇’。按:应作‘竭’。”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輕’,李(畋)如字。‘躁’,陆早报切。”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代大匠斵’,叶无‘夫’字,司马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希有不傷其手矣’,司马作‘希不自傷其手矣’,五注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7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蹶,颠仆也。侯王得道之用,而能為天下之主,当须忘其尊崇,谦以自牧,若矜其尊貴,將恐至于颠仆,不能正定天下也。书云天生万物,唯人為靈,元后作人父母,是知圣教所属在乎一人...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一本作‘榮館’、‘燕舍’。”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吕、葛、林、苏无‘上’字,不重‘生’字,赵但不重‘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据河上公注“侯王至尊貴,能以孤寡〔不轂〕自稱”,河上公“謂”作“稱”。应作“謂”,从帛书甲、乙本。关于“不穀”,历来治老学者各说其是,现述如下,加以讨论。 其一,“穀”校为...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古本作‘輕則失本’。···臣而不镇重,則失其身本而亡其职分。”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朱谦之说是,当作“人生”,作“民生”不当。又,“强”、“彊”二字古同(见《玉篇》),今皆作“强”。 又,此两句中的两“也”字以及下两句中的两“也”字,是属于特殊用法的四个“...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琭琭如玉,落落如石’。王弼作‘琭琭如玉,珞珞如石’。按:古无‘琭’、‘碌’、‘珞’三字。‘珞’,应作‘落’。《广韵》以‘公等録録’为‘娽娽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娽,...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6_水海
水海按:当有“者”字。无“者”,于义不全。“者”,特指代词,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后,组成名词性结构,提示具有该行为、性质的实体,多指人(本“者”字指人),可译为“····的人”。“善行...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2_黄茂材
黄茂材云:“《列子》载老聃之言曰:‘兵强則灭,木强則折。’《列子》之书,大抵祖述《老子》之意,且其世相去不远。‘木强則折’,其文为顺。今作‘共’,又读如‘拱’,其说不通,当以《列子...
《老子》41_04_校笺_03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不為下士所笑,不足以名為道。”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3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范謂‘數’河上作‘計’,则诸本作‘計’者,盖后人以河上本改之。锡昌按:《说文》:‘籌,壶矢也。’《汉书·五行志》:‘籌所以纪數。’是‘籌’为纪數之具。《既夕礼》注:‘古...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4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堅强者,过剛易折,生气已尽,故坠于下;而居于下者,自然之理也。柔弱者,软嫩滋息,生气方旺,故升于上;而居上者,亦自然之理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应作“谷”,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、顾欢本、虞世南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杜光庭本等皆作“谷”。帛书乙本作“浴”者,“浴”乃“谷”之本字。...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上句及此句同此(王弼本),足证范本之误。按:《说文》:‘繩,索也;’‘約,缠束也。’是二者皆用以为束之物也。”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故人无棄人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故无棄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12_沈一贯
沈一贯云:“人之道則不然,裒聚穷贱之财,以媚尊贵之心。下則箠楚流血,取之尽锱铢;上則多藏而不尽用,或用之如泥沙。損不足以奉有餘,與天道异矣。”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2_顾广圻
顾广圻云:“‘大音希聲’,傅本‘希’作‘稀’,按:同字也。”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3_纪昀
纪昀云:“按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功成不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‘居’作‘處(简作处)’。”
《老子》40_02_校笺_0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庄子·天下篇》述老聃之道曰:‘以濡弱谦下为表,以空虚不毁萬物为实。’可知柔弱之目的,固在不毁万物,而萬物不毁,亦即萬物之善成也。‘弱者道之用’,言用柔弱之道,为善...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敦煌本与此石(景龙碑)同(作‘知’)。”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'按:'攻'字疑衍,盖'堅强'一本作'臤强',校者并记之,遂衍作'臤堅强',又讹'攻堅强'耳。'而堅强者莫之能勝',犹言'而堅强莫能勝之',谓堅强之物莫能勝水也。此类句法古书恒有之。《论...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5_李荣
李荣云:“‘道生一’,虚中动气,故曰道生元气。(元气)未分,故言一也。‘一生二’,清浊分阴阳者也。‘二生三’,运二气三才。‘三生萬物’,圆天覆于上,方地载于下,人生统于中,何物不生...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不離’,‘離’力智反。”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''莫能知',各本'能'作'不'。'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7_魏锡曾
魏锡曾云:“御注作‘公王以為稱’,‘公王’误倒。”按唐玄宗疏云:“人之所恶,而王公以为名者,谦之志也。王公为风化之主,存亡所系,天下具瞻,若不崇尚谦柔,以安社稷,则物所不归。”似唐...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12_吕惠卿
吕惠卿云:“知其榮,守其辱,去华歸根,虽被以天下之所甚恶,而不能累焉,故為天下谷。”